招商引资离不开招才引智,经济发展离不开高端人才的引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三五”时期,我市将人才视为第一资源,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全市人才总量达到7万余人,占全市人口总量的7.68%。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副高级以上职称、高级工以上技能“三高”人才7000余人,占全市人才资源总量的10%。全方位招贤纳士为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坚持以人为本改善人才环境

选一城生活,中意的是宜居的“软环境”,择一城创业,考量的是宜业的“硬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去大冶当新大冶人!”2019年,孙林作为高等级专业技术人才(副高级职称)被我市引进。

“大冶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政府在人才待遇上的不断投入是我留在大冶的原因,今年政府在生活和租房上给我发了44000元补贴,真真实实地感受到大冶对人才的重视!”孙林是金诺矿山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产品(井下运输车)研发工作,领导完成了25座、23座井下运输车等4款产品的开发研制,其中2款实现量产,并成功申报19款车型的矿安证,同时领导推进零件材料国产化,实现材料成本降低15%左右。

近年来,为不断厚植人才沃土,我市坚持“硬实力”与“软环境”两手抓,通过政策激励、精神激励和人文关怀,努力为各类人才在冶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政策激励方面,围绕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不断提高人才经济待遇。引进的企业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给予生活补贴、安家补贴、租房补贴、购房补贴、个税奖励等政策支持,先后兑现三批次66名企业高层次人才政策资金310余万元。

在人文关怀方面,坚持服务人才方式多样化、内容多元化、联系常态化和需求个性化,定期组织开展优秀人才专家健康体检和走访慰问、座谈联谊活动,及时帮助解决人才随迁家属子女就业就学就医问题,不断增强人才归属感。

院士专家深入企业“把脉问诊”

今年7月份以来,为持续改善我市营商环境,助力疫后重振、高质量发展,市委人才办先后对接促成28名省派、市派专家院士为我市龙凤山集团、康之堂公司等18家企业“把脉问诊”,解决了一批科研技术和生产经营难题、促成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柔性引进一批急需紧缺人才,建立健全院士专家服务企业长效机制,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和抗风险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姚明华,是这次选派到龙凤山集团服务的湖北省农科院蔬菜专家,也是湖北省农科院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拥有丰富的蔬菜科研和生产实践经验。曾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主持过国家及省部级项目50多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

他为龙凤山集团服务的三个月以来,经常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来企业服务,每次来到企业,就先到田间地头“把脉问诊”,现场解决蔬莱种植疑难问题。针对龙凤山集团现代蔬菜园基地存在的排水不畅、土质不佳、品种不优、茬口安排不合理、生产技术不先进、病虫绿色防控不到位等问题,他悉心逐一进行指导,并提出了一揽子解决方案。同时,还针对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协助引进薄皮辣椒、螺丝椒、加工泡制辣椒3个新品种和泡制辣椒、剁椒、干辣椒加工3条生产线,有效提升了该企业的蔬菜产品附加值。

龙凤山集团董事长刘合伍非常感谢此次“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也非常感激姚明华冒着酷暑为企业送技术、送服务、送“金点子”。他表示,企业将组织专班围绕3条新加工生产线,从品种引进、栽培种植、加工生产全方位落实姚明华专家的指导建议,争取早日投产,提高企业经营实力。

据悉,截至今年10月,我市接收的省派专家共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3个,正在解决的技术难题14个,已促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5个,正在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11个,培训企业技术研发人员124人次,协助企业引进相关领域专业人才6人,促成企业与相关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签订科技创新、技术攻关项目协议8个,累计达成协议成交金额38万元。这些活动的开展,解决了相关企业的技术难题,指明相关产业的创新方向,启发了企业科技研发人员的创新思维,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协同创新的能力水平,推动了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产品更新,为地方的疫后经济重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十四五”新发展阶段,我市将规划建设“先进制造之城、创新活力之城、现代空港新城、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幸福之城”,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渴求人才,也将比任何时候都有条件和能力吸引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