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那一刻与你相见》中,时隔多年,邵铭哲与苏陌两人在曾经同住的地方再见,陆毅饰演的铭哲直截了当的一句“滚”,简直大快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屑玩暧昧,也不被暧昧轻易玩弄的男人好帅!

大门的密码锁更换也毫不迟疑,仅一个错觉想到自己心中在乎的夏苒苒会不悦,三下五除二径直过去门口便换掉了。

对于自己曾经帮过,爱过的女人,心中再割舍不下,作为一个男人,邵铭哲的行为冷静到了极点,的确克制得令人钦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与此境遇相似的《痴人之爱》,其中男主对女主明显做不到如此干脆利落。

两个男人都曾收养家境不好,相貌惹人关爱,有过欺骗行为的少女,唯一区别剧中铭哲待苏陌考上大学才提出的在一起做男女朋友,而书中男女主是随后直接结为夫妻,却只对外界隐瞒。

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处,两个男主的做法却大相径庭。

与其说铭哲母亲的介入改变了这一切,不如说原本他们就不是一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男主不同,女主亦有所区别。共同的一点,分道扬镳是迟早的事,都曾有遭遇过。

但这无关感恩,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每个人终究逃不过自己内心在乎的东西。

男主同男主在乎不同,男女主在乎的东西也不同。

看似都重情,实则当其他影响生活的因素比如名利,事业,亲情等摆在面前时,各人心中的排序总有先后轻重之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的美好转为憎恨,也许是一生的痛,但总会在一瞬间觉悟。

爱到极致,当是疯狂。

正如谷崎润一郎所言,

我对她爱憎的情绪就像猫的眼睛那样,一个晚上能变化好几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痴人之爱》是我第一次在男女互动中了解到一个男人卑微的爱与狂,痴与恋。

对肉体的迷恋,对精神的自圆其说,尽管察觉出些许变化,仍习惯自欺欺人下去。

这个男人应是有着无比温软的性情,否则怎么可能对女人提不起半点自带的理性?

女主一次次过来撩拨,他明知是圈套,一次次甘心陷进去。

着实罕见。

看来男主将自己从一开始的选择就交给了感性。

又或者,他天性倾向感性,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像极了恋爱中的女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中的女主,尽管被描述得极尽妖艳、甚至有些不检点的淫荡,但从她身边不知数的男性朋友,大家在一起吃喝玩乐得很开放,很自在这一点看来,倒显出男主的龟缩与懦弱。

说好听点,温情有余,硬气不足。

也许正是两个人十分不同的秉性,才使得聚散离合有了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致命吸引,关系的藕断丝连成了必然。

这自然不单单因为初相识男主的动机,也不全在于曾经两人朝夕相处的点滴,缘份一场,两个人对于爱的解读显然没有形成物质与精神双重的认可与信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爱,各有各的追求,各有各想要的满足,所谓极致的幸福,时而相交,时而平行,时而在两者间直叫人倍受煎熬。

男主自以为是无条件的宠爱,女主一旦满足中断或被迫放弃,一切曾经的亲密开始变得僵化。

他们的关系,比情侣少了纯粹,比爱人缺了忠诚。

这最初偏离正轨的感情基调,早已埋下了暧昧的隐患,有朝一日,这暧昧超出了两人之外,酝酿出更大的关系圈层,年龄开始变得不那么容易忽略,还有其他方面的不合拍也一一显露了出来。

更何况,男主一味借金钱息事宁人的畏怯,更加剧了彼此间爱的摇摆与崩溃。

真心得不到眷顾时,一不小心猜疑占了上风,没了信任,亲密关系越走越狭隘,越行越极端。

伤人伤己自然不在话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惜,离开并不意味情感的终结。

肉体会变化,精神一样在变化,而如影随形的欲望也会蠢蠢欲动。

男主母亲的死,一时悲伤是冲淡了些许欲望的灼热。

怎奈心上划过的印迹,只要女主轻轻一撩拨,男主整个人再次被引诱入痴狂

这份对女主的迷恋,纯粹与不纯粹都具备了,反而更令人无法动弹,甘心被蹂躏。

这一点,剧中林向安身上体现颇为接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让人不免感叹:爱有多纯粹,多脆弱,原来就有多隐晦,多坚韧。

果然不是一两句可以说明,也不是一刀即可两断的事。

也许正因为此,爱才得以永恒。

恋到极致,如痴如魔。

真的爱过,任谁都不被爱轻易放过。

不过,截然不同的做法,邵铭哲和苏陌收获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满足,而《痴人之爱》中的让治与娜奥米一味沉沦在情欲之海,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