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游乐场的沙池里有几个孩子在玩耍,孩子们都低着头认真的堆沙堡。

一个扎着朝天辫的小姑娘,却频频向场外看去。不一会儿,她就丢下手中铲子爬出来,嘴里叫着:“妈妈”跑到妈妈腿边磨蹭。

那位妈妈很不耐烦:“快去玩啊,你缠着我干什么。”

小女孩仍然拽着妈妈的衣角,不愿撒手。最后那位妈妈无奈,只能抱起孩子,自己走到沙池里和女儿一起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位做全职妈妈的朋友,也这样向我抱怨:“我真的一点自己的时间都没有!孩子总是缠着我。”好像她根本就不会自己玩一样,搞得我连上厕所都提心吊胆。宝宝特别黏人,真的是性格原因导致的吗?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帮他们学会自己玩耍,解放妈妈呢?今天我们就来分析这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个孩子都能“自己玩耍”

每个孩子都能“自己玩耍”

锵宝两个月左右,我经常把他放在写字台旁边的小床上,我写手账,他就静静躺着。有一次看到他睁着眼睛看天空,先生过来问我:“小婴儿不会无聊吗?”我说:“我觉得他肯定有很多找乐子的方式,是我们不理解的。”于是我们又看了他一会儿,发现他之所以一动不动,是在观察房顶上的花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戏力》的作者科恩也认为:每个孩子都有独自玩耍的能力,如果他不能投入游戏活动,那么背后一定隐藏着需要父母重视的问题。

婴儿是用玩耍和游戏认知世界的,因此独自玩耍对于孩子而言,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不过,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胡说,我身边就有很多,总要黏着爸爸妈妈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或许跟爸爸妈妈的陪伴方式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孩子独立玩耍先建立“安全感”

让孩子独立玩耍先建立“安全感”

说起“安全感”这个词,常年关育儿理念的爸爸妈妈一定都不陌生。孩子的安全感,是在后天逐步建立的。因此,从婴儿六个月开始,越小的孩子就越喜欢缠着爸爸妈妈,这是因为他们需要从照顾者身上获得“内在安全感。”可以说安全感来自爸爸妈妈的陪伴方式,想让孩子学会自己玩耍,重要的恰恰是陪伴宝宝。

然而,为什么有些爸爸妈妈时刻陪在孩子身边,宝宝却依然黏人呢?错的并不是陪伴,而是陪伴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过度陪伴反而让宝宝更“不安”

安安的妈妈是典型的“直升机”父母,我们在早教中心见面的时候,她总是会出现在安安两米内,不断地告诉他:“小心这个”“小积木不能放嘴里”“别摸那个”带给孩子的感觉就是:这个世界极度不安全,妈妈必须看护你。

用这种方式陪伴,并不是因为过于宠爱让孩子有了依赖性,而是一直在伤害孩子对世界的信任和确定

陪娃的正确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稻草人,大部分的时候只是陪伴和观察。当孩子需要交流时,则给他鼓励和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陪伴要建立“情感联结”才更有效。

前阵子我曾经在文章中跟大家聊到,最近我一直很忙,锵宝却更加黏我。后来反思过我发现,虽然我也抽出一点时间来陪他。但是总是很敷衍,缺少情感联结。孩子的安全感来自和爸爸妈妈在游戏中的情感联结,而并不是机械的“陪玩”

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在搭积木,如果爸爸询问孩子计划搭什么,或者主动去规划,带着孩子一起玩。此时大家有一样的目的,感受着一样的游戏。就建立了情感联结。或者爸爸在一旁围观,但是注意力全都在宝宝搭的积木上,有共同注意,就算建立了情感联结。相反如果爸爸一边玩手机一边陪娃玩,即便在旁边陪同,也达不到这个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不会自己玩,请多陪他玩这些游戏

孩子不会自己玩,请多陪他玩这些游戏

想要教会孩子自己玩耍,我们可以抽时间跟孩子多玩玩下面这几种游戏。把他们的“安全进度条”加满。这样宝宝能自由地探索和玩耍,爸爸妈妈也会拥有更多的“私人时光”。

1、躲猫猫

在6个月到1岁的共生分离期,爸爸妈妈可以多和孩子玩躲猫猫游戏。这时的游戏目的,是为了让宝宝感受分离:即便妈妈一会儿不在,过一会儿也会出现。帮他们去适应分离。随着年龄增长,父母可以加大游戏的难度,比如让孩子躲,我们来抓。因为游戏节奏高度紧张,又带一点对抗性,非常有助于在游戏中建立情感联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过家家

过家家可以将父母和孩子置于平等的对话环境内,在特定的剧情中,孩子或许还会变成强势的一方,比如医生和病人、老师和学生等。即便这种权威感是虚假的,但是依然能够让宝宝产生强大的心理能量;与此同时,爸爸妈妈也必须进入角色全心全意地陪宝宝玩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动作类游戏

“游戏力”大师科恩非常推崇动作类游戏,他把它们称为“打闹”游戏。这并不是说要家长和孩子打作一团,而是指区别于玩玩积木、拼拼图、过家家等相对“文静”的游戏。动作类游戏对于孩子来说是很刺激的,比如突然被举过头顶,或者在地上滚来滚去。这样一方面可以释放孩子的焦虑情绪。另一方面,亲子之间的配合,会让孩子获得极大的安全感,和对父母的信任感。就像我们在公司团建时,背对着同事倒下这个环节一样。

下次如果你的宝宝在缠着你陪他玩,不妨来几次原地旋转和举高高,或许他就能安静的自己玩一会儿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