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印媒报道,尽管边境局势剑拔弩张,但中国已经开始进口印度大米,这是30年来的首次。据称,印度贸易商已签约出口10万吨大米,12月份至明年2月份装运,离岸价为每吨300美元左右。这一消息引发广泛讨论,印度不少人喜出望外,纷纷质疑中国陷入了严重的粮食危机,才会突然买这么多粮食来应急。对此,俄罗斯专家提醒新德里别高兴得太早了中国并没有陷入粮食危机,反而是印度,应该为还能卖出这么多大米感到庆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媒报道称,印度贸易官员称,由于供应紧张,且印度大米价格大幅打折,30年来中国首次购买印度大米。外媒指出,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国,而中国是最大的大米进口国。中国每年进口约400万吨大米,但以质量问题为由不从印度采购。这一举动还正值两国因边境争端而导致的政治关系紧张之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专家也表示,中国此次向印度采购大米,是因为印度大米价格低廉。中国前五大大米供应国分别是缅甸、巴基斯坦、越南、泰国以及柬埔寨。但由于疫情,五大大米主产国的产量、价格、出口均受到了影响。泰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国,不仅遭受新冠,还遇到了罕见的旱情,大米出口量一度创下近20年来的最低记录。而越南由于大米出口旺盛,今年大米价格出现飙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大米贸易代表也透露,由于缅甸、越南、泰国等中国传统大米供应国的剩余出口供应趋紧,报价每吨至少比印度高出30美元,因此印度香米成为中国首选。此外,数据显示,中国国内大米已连年结余,并呈阶段性过剩特征,我国还是全球大米库存量最高的国家,但每年仍进口200万至400万吨,其用途一是起品种调剂作用,二是作为加工原料或掺兑后销售的低价原料米。中国大米进口量占消费量之比近5年来为1%-2%。印度媒体也报道称,中国此次进口的10万吨印度大米主要用于制作面条、酿葡萄酒等原料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而易见,我国向印度采购大米是市场化的选择,并不是因为短缺才进口。再者说,能一口气买下这么多大米,也能说明我国已经成功渡过新冠疫情,经济重新恢复了活力。反而是印度,由于疫情的冲击,经济下滑严重,不少行业举步维艰,这时候能卖出这么多粮食,可以说是解了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