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中国中部的一个大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在禹帝时期,大禹把天下分为九州,九州的中心便是豫州,正是在河南此处,所以河南有着“豫”的简称,且有着“中原”、“中州”的称呼。

河南目前有17个地级行政区、1个省辖县、52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和85个县。

在河南的这片土地有很多地名是我们经常读错名字地方,现在为大家介绍其中的6个,如果能全部读对你真是一个高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陟县

武陟县位于河南的西北部,属河南焦作市管辖。武陟历史悠久,在公元595年(隋开皇十六年)就开始设置武陟县,“武陟”这两个字一直沿用到现在。

武陟的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与河南省会郑州就隔着一条河,被誉为“郑州后花园”,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域,高铁、国道、高速公路等多条节点路段。

当然武陟同样有很多历史悠久的景点,如:始建于清雍正元年的嘉应观、唐代古建筑妙乐寺塔、祈雨胜地青龙宫、明清佛道合一的千佛阁等。

武陟,这个名字已经被念错了一千多年了。“武陟”中的“陟”有两个读音,一个读“zhì”,一个读“dé”。读“zhì”一般是登高、晋升的意思;读“dé”,表示得到、应验。

正常而言“武陟”同“武德”同音,现在大家都念“武陟(zhì)”,就按这个来,但是你不能念“武陟(bù)”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郏县

郏县位于河南省的中部,属河南省平顶山管辖,千年古县,是一代谋圣张良的故乡。

郏县是龙山文化、仰韶文化、裴李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公元前230,秦国灭了韩国,设颍川郡,置郏县。至此,“郏县”这个称呼就登上历史的舞台。

郏县有很多著名景点,比如“三苏”的安息地三苏园、建于五代时期的文庙、汝河南岸第一府的临沣寨、八路军豫西抗日根据地景区等等。

郏县,经常被大家认为是“郏(xiá)县”,其实这样读是错的,正确的读法为“郏(jiá)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柘城县

柘城县位于河南省的东部,是商丘市下辖县。历史悠久,在6000多年前炎帝朱襄氏就在此建都,而且还葬于柘城。

柘城,在夏朝时期称“株野”、商朝时期称“秋地”;在西周时期是陈国的开国之都,又称“株林”;到了秦朝因为盛产柘丝而得名“柘县”;一直到了隋朝,改称为“拓城县”。

拓城县有炎帝朱襄氏陵、柘城故城、容湖、夏姬墓、朱阳书院等著名景点和历史遗迹。

拓城,这个在河南是读出率比较高的一个地名,很多人第一眼看到都会读成“拓(tuò)城”,而正确读音为“拓(zhè)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牟县

中牟县属于河南省郑州市的下辖县,古称“牟州”、“圃田”,自西汉置县以来,已经有了2200多年的历史了。

战国时期道家名师列子、西汉著名文学家潘安、明末时期的民族英雄史可法、“民国四贤”之一宋钦光等历史名人的故乡,可谓人杰地灵。

中牟,很多人会读成“中牟(móu)”,其实“牟”有四个读音“móu、mū、mú、mù”,而地名的时候就读为“中牟(m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垣市

长垣市是河南省省直管县级市,为新乡市代管,位于河南东北部大约在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是豫鲁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

长垣,又称蒲城,在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设郡县,因为这里当时有一道长墙,用来防水、防兵的,因此就有了“长垣”的名字。

长垣境内有着小岗、苏坟、宜丘等龙山文化遗址,著名的匡人围孔就发生在这里。

长垣,经常会被读成“长垣(gēng)”,其实它读作“长垣(yuá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渑池县

渑池县位于河南省的西北部,属于河南三门峡市管辖,距离河南省会郑州190公里,距离陕西古都西安也就300公里。

渑池的名字由来源于古水池名,原名叫“黾池”,但是池子内容易生一种叫“黾”的水虫,而得名“黾池”,到了三国时期的魏国才改名为“渑池”。

渑池有着张玘、曹端、张汝光等历史名人。

渑池,这个名字还真的一看就会,一读就不错的。大家看到“渑池”,就知道读“渑(yíng)池”,把它当作“蝇池”,其实它正确的读音是“渑(miǎn)池”。

好了,以上6个地名你都读对了几个?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