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武冈农村就有一个79岁独居老人身患癌症后,自己挖坑钻进洞里割腕等死。被当地群众发现后报警,当地派出所立即派民警到现场把老人救下送往医院抢救。

老人因身患淋巴癌,多次治疗无效,非常疼痛,无法忍受,不想连累子女,所以自己挖坑躺进去,然后割腕等死。

这是千万农村老人的一个缩影,被病魔折磨选择自杀。《我不是药神》有句经典台词戳中无数国人的伤痛,“世界上只有一种病治不了——穷病”。看不起病,大病只有等死,很无奈也很现实。很多得了绝症的人,倾家荡产最后人没了钱也没了。农村的现状更是让人担忧。

几年前媒体曾有报道:在湖北京山县农村,有“自杀屋”、“自杀洞”,相当一部分老人因为患病,不愿拖累子女,选择老屋或荒坡、树林、河沟,安静地“自我了结”。有村民说,只要满足年龄在70岁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经济条件差、子女生活比较困难、得了无法治愈的疾病这样几个条件,老人自杀就是“明智的选择”。

据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刘燕舞走访11个省40 多个村庄的考察,发现自杀已成为农村老人结束生命的普遍现象。在这份报道中,湖北省景山县一位老人,边喝农药边在火盆里给自己烧纸钱;还有一位老人怕死后子女不肯花钱埋他,自己挖了一个坑躺在坑里喝农药;有不少老人,因为行动困难,拿不到药水瓶也站不上板凳悬梁,便在不及人高的窗户上,搭起一根绳,挎住头,蜷起腿活活吊死。

在一次调查中,当问及村庄里有没有老年人非正常死亡的现象时,刘燕舞得到最多的回答竟然是:“我们这里就没有老年人正常死亡的”。据说,许多农村老人认为,他们的三个儿子:“药儿子(喝农药自杀)、绳儿子(上吊自杀)、水儿子(投水自杀),哪个都比自己的亲儿子亲。”

对这些老人来说,死容易活着难。

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预防自杀:一项全球要务》报告显示,中国老人的自杀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5倍。

如今在中国某些农村地区,老年人的自杀率超过了发达国家中自杀率最高的韩国。

2011年,国家疾控中心发布数据称,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我国自杀率上升了60%,其中75%的自杀发生在农村,是城市的3倍。

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全球性医学研究报告》指出,世界各地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其中约有三分之一发生在中国;中国的自杀死亡者,80%来自中国农村。

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空巢老人家庭占比已达到32.64%,其中农村空巢老人家庭比例为30.77%。全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含60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的流动比例占24.64%,农村留守老人数量约为1600万。

农村空巢老人病后无人照料,因病致贫或返贫现象普遍,根据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推算农村贫困老人约为3244万,而农村空巢老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8.9%—53.0%之间。

刘燕舞在《中国农村的自杀问题(1980-2009)》一文中认为,农村自杀率在过去30年中有可能并没有显著下降,相反还有可能会是显著上升,尽管青年自杀率确实在过去30年中显著下降了,但由于老年人的自杀率急剧上升,不仅抵充掉了青年人的自杀率的下降效应,而且还拉升了总体自杀率。

刘燕舞指出,老年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后除了选择“自杀”这种在他们看来比较“体面”的死亡方式外,就只能“苟延馋喘”得饿死了。

据统计,农村老人自杀最主要的原因是生存困难,其次是摆脱疾病的痛苦。中国农民太苦了,尤其是老人,没什么收入更没什么保障,小病挺着大病等死。有的老人说,“现在日子好过了,没病没痛的,谁会想到去死”。

作家孙惠芬说,“这块土地上的自杀者,像秋天落下枝头的树叶,无声无息飘零,那些陷入困境的自杀者家庭,基本上是自生自灭。他们和老舍、张国荣的死没什么两样,可他们的死、死因、他们活着的痛苦、死后亲人的痛苦,几乎无人关注。”

农村自从有了农村合作医疗和低保等等,应该说减少了老人自杀的人数。但是保障系数太低,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018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张亚忠就提出,表示农民是第一产业从事者,应当享有退休和专业福利。

今年的北京两会提案中,政协委员王学坤提议,中国应该推行农民退休制度,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显著标志,让65周岁以上的农民都能够“洗脚上田,老有所养”,充分享受小康社会带来的成果。

如果农民有保障,农村的老人还会有那么多人选择自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