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549字,预计学习时长4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Getty Images

波多黎各著名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即将报废的消息一经传出,科学界陷入了一种悼念氛围之中。对许多人来说,阿雷西博不仅是世界第二大射电望远镜,也不仅是我们探索描摹宇宙以寻找外星生命的关键工具——它更是过去50年间天文学、科学甚至人类成就的标志性纪念碑。

现在,丧钟为它而鸣。

阿雷西博的退役标志着曾一度辉煌的科学调查和太空探索日渐式微,这类活动由类似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公共组织进行。这些组织的预算不断缩水,对此它们一筹莫展。作为这架巨型望远镜的所有者,该组织宣布将其报废。

笔者不禁感到这份重担将落在其他团队肩上——多年来,国家科学基金会一直在寻求私人投资来维持该设施的运转,因为它早就陷入了年久失修的状态。现在,引领太空探索的公共机构越来越少,像SpaceX这样的私人企业越来越多——这类企业旨在为公司领导带来收入与利润,而不是为公众服务。

和当时的许多大型项目一样,阿雷西博起初是美国军方的一个项目。它由康奈尔大学教授威廉·E·戈登(WilliamE.Gordon)于1960年设计并主持,最初的目的是研究电离层,以便更好地理解雷达探测。(它也被用于情报目的——冷战期间,美国国家安全局用阿雷西博望远镜来拦截苏联在北冰洋沿岸发射的雷达信号。)

但是阿雷西博很快就发展为更大且更重要的空间研究工具。运行期间,它基本都是由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掌管,主要进行天文学研究——它以监听宇宙中的声音来探索地外生命的活动信号而闻名,同时也可以扫描发现彗星和小行星。

它成了我们追求空间科学、致力于了解宇宙的象征——作为此类象征的灯塔,它曾见诸电影和电视节目,如《接触(Contact)》、邦德电影系列中的《黄金眼(GoldenEye)》、恐怖片《物种(Species)》和《X档案(The X-Files)》。

它那巨大的规模尺寸和未来主义的美学设计集中体现了人类的前瞻性。对于与其同处一座岛屿上的波多黎各人来说,阿雷西博也是文化的基石与灵感的源泉。如今,在时间与风雨的侵蚀下,加之资金也无以为继,阿雷西博已然退出历史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Google

听到阿雷西博关停的消息,笔者首先想到是泰德·蒋(Ted Chiang)的科幻小说杰作《The Great Silence》。此文讲述的是一只栖息在阿雷西博附近的波多黎各鹦鹉的故事,它哀叹道,虽然人类建造了这个巨大的装置来探索宇宙,搜索宇宙中可能听得到的智慧生命,但他们却对此时此地正与之交谈的智慧生命充耳不闻。

不过,这只鹦鹉并没有责怪人类忽视了它的同类——人类虽将许多鸟类推向灭绝,但这并非出于恶意,而是无知。它认为,任何能够建造出阿雷西博的物种必然有能力缔造壮举,即使人类还未能意识到近在咫尺的地球物种所拥有的价值。

但是,在阿雷西博即将淡出历史舞台之际,如果我们人类既无法获取地外生命的活动信号,也未能意识到地球上生物的珍贵价值,那该如何是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留言点赞关注

我们一起分享AI学习与发展的干货

如转载,请后台留言,遵守转载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