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秦玥 直新闻按

2020年深圳市公务员考试中,首次定向招录港澳籍公务员,岗位涉及医疗监管、行政综合、城市规划、金融发展与监督、涉外管理等领域。这些领域,与港澳的产业发展所长也相对应。

“一国两制”青年论坛创办人兼主席何建宗在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秦玥专访时表示,这个“第一次”意义重大,体现香港人作为中国公民有同等的待遇、同等的机会能够参与国家的治理工作。据何建宗观察,报考人员中有内地学业背景的人居多,他说,不少人愿意留在大湾区发展,看中的是发展前景,是实现创业等梦想的机会。而为政府工作是个不错的选项,即使未来转行去其他港资企业,了解内地政府的运作会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至于公务员招收的要求需不需要进行审查,何建宗指出,这次招收条件之一是要拥护国家宪法,要拥护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个是很基本的、很合理的要求,对于有心到内地发展、做国家公务员的港澳同胞来说,就不会有任何的问题,“因为作为中国人,这些都是很正常、很合理的要求”。

何建宗指出,大湾区的融合发展从长期看,事实是最好的宣传。让在内地学习、生活、工作的香港人,把大湾区的信息带回香港,让香港年轻人自己选择,看看大湾区适不适合他发展。“如果越来越多的香港土生土长的年轻人愿意先到内地读书,然后就业、创业、生活,慢慢地他们就会更了解大湾区的实际的情况。”

何建宗在专访中也提到了“港漂”的内地人,他说,到香港读书的内地人留港工作,是近年来香港专才来源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香港作为一个国际的大都会,应该包容各个地方来的人才,包括内地的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下是专访的文字内容: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秦玥:2020年度深圳市公务员考试于12日、13日举行,共有5个职位定向港澳选拔,这是深圳公务员考试首次有港澳籍人士参加,您觉得这“第一次”的意义在哪里?

何建宗:这个意义还是很大的,因为这体现了香港人作为中国公民有一个同等的待遇、同等的机会能够参与国家的治理工作。我知道这次投考的香港人也相当多,证明了深圳对于香港人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我的智库“一国两制”青年论坛之前也做过一些研究,也曾经提议过让香港人参与大湾区的公务员工作,我很高兴现在成为一个现实,希望以后在其他城市也可以有类似的安排,让香港青年能够有成为国家公务员的这样一个机会。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秦玥:根据您的观察,报名的400多人里面,是在内地读书的香港学生多,还是从香港到深圳的青年学生多?

何建宗:我估计应该可能在内地有一定的工作经历或有学业背景的人会比较多。我们知道现在香港人在内地读书的有16000多人,在大湾区也有接近1万名学生,我们之前做过一些内地青年学生的项目,比较了解他们的情况,其实有不少人愿意留在大湾区发展,觉得留在大湾区发展的话,其实在政府工作就会是一个不错的选项,包括对于他个人经历也好,或者工作稳定性也好,而且他们当下参与公务员工作,未来如果他们希望去商界发展或者去其他港资企业的话,其实也有优势,因为他们了解内地政府的运作,这种人才在香港其实挺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秦玥:根据您的观察,这一次深圳定向招聘港澳籍公务员,他们的待遇和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您觉得还可以吗?

何建宗:据我了解,他们的工资也是相对有竞争力的。因为相对来说,现在香港的就业环境也不是特别好。当然我们不能够要求深圳的公务员跟香港公务员同等的一个工资水平,但是我觉得年轻人选择工作的话,除了工资也会看前景,也会看其他的方面,我相信深圳的竞争力还是挺大的。特区政府刚刚的施政报告也提出支持一些企业聘请香港年轻人到大湾区,补贴的额度也不少,有大概1万港币。我是觉得香港年轻人不要光看工资的差异,工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每个年轻人要看他从事的行业,他自己的发展前途,包括如果他想创业的话,市场、人才、资金,大湾区现在有越来越好的条件,所以我个人欢迎这个计划,但很难持续性的、长远地去做补贴。重要的是能够有更多的研究数据、事实摆在眼前,让香港年轻人自己选择,看看大湾区适不适合他发展。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秦玥:我身边不少香港朋友问我,你们深圳招公务员要不要审查?会有一些什么样的规矩要遵守?还有人问要去深圳做公务员是否要入党,这您怎么看?内地城市定向招聘港澳籍公务员会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吗?

何建宗:我注意到了这次深圳定向招募公务员,条件之一是要拥护国家宪法,要拥护社会主义共产党的领导,我觉得这个都是很基本的、很合理的要求。没有看到额外的要求。如果有心在内地发展、做国家公务员的话,我觉得对于港澳同胞来说就不会有任何的问题,因为作为中国人,这些都是很正常、很合理的要求。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秦玥:您刚刚说到选择,您长期关注青年工作,其实您如何看当下大湾区机遇下香港与内地青年之间的流动性?包括像咱们刚才讨论的“港漂”在香港有没有类似的进入公务员系统的机遇,或者是您刚才说的,在内地的香港青年未来发展,是留在内地还是回流香港?

何建宗:我自己觉得两方面的人才交流都应该加强,目前状况是内地来香港的年轻人挺多的,但是香港回到内地发展的相对较少。我们过去做过一些研究,如果在内地工作的话,年轻人的工资收入大概是在香港的工资的56%左右,这个当然是有差异,但如果我们减掉生活成本、居住成本,其实很多在大湾区发展的年轻人也可能觉得在大湾区更能实现他们的梦想,比如说创业,比如说买房。

如果是说到“港漂”的话,就是指很多内地的年轻人来香港,他们很多可能是在香港读研究生,之后留下来工作,这也是近年来香港的专才来源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现在香港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不一定有过去几年那么好,但我知道内地很多人才也希望能够在香港有更好的发展空间,香港是一个国际的大都会,更应该包容各个地方来的人才,包括我们内地的一些人才。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秦玥:说到香港的政治体系,公务员系统属于港英政府时代打造而延续的。最近一段时间因为社会撕裂动荡,有些从内地来港人士希望积极为香港发声,积极参政议政,包括成立了新的政党,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何建宗:内地来香港读书、工作或定居的朋友成为永久居民的其实越来越多,他们希望有政党代表他们的声音,我觉得可以理解。但我还是强调大家应该包容,尤其是香港本地人,我更希望他们能秉持一个更包容的态度,至于个别的群体,他希望去组政党去表达他的声音,这个可以理解,香港有这方面的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秦玥:有人说香港本地的青年对大湾区一些政治政策或是出于对环境的不熟悉所以才不愿意去内地,对此您怎么看?

何建宗:等开关以后,大家还是要亲眼去看看。说实话,在2018年高铁通车以后,已经有很多香港的年轻人周末就去深圳福田区的一些商场购物吃饭等等。随着两地基建的便利越来越多,他们愿意迈出第一步去了解大湾区,可能就是从短途度假开始。我们也看到这两年包括去年的“修例风波”以后,香港年轻人报考内地大学的人数还在增长,所以有机会还是要亲眼去看看,而不一定是通过一些二手信息,对这方面我还是乐观的。我们有一个青年项目,很多在内地读书的香港学生,他们在香港土生土长,但现在大湾区的发展也越来越好,其实可以通过这些年轻人把信息带给他们住在香港的朋友,这个也很重要。不光是学者或者媒体去报道,如果越来越多的香港土生土长的年轻人愿意先到内地读书,然后就业、创业、生活,慢慢地他们就会更了解大湾区的实际的情况。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秦玥:深圳前段时间推出便利港澳居民的18条政策,这也是先行先试,您觉得这新出台的18条政策如何?

何建宗:当然还要等18条政策的细节出来。如果两边的通关越来越便利的话,香港人应该更愿意去深圳了解一下有什么发展前景。比如说,如果能在通关手续上尽量简化、两地的跨境交通费用能够降低、班次能够增加的话,我觉得在5年、10年以后,应该很多人愿意在深圳居住、香港上班,我们所说的一小时生活圈就能够形成了。如果通关时间太长的话,大部分时间耗在了过关方面,其实也不是一个真正密切联系的这样一个生活圈。

另外我留意到在18条政策中的生活方面,包括社保也好,买房也好,都在逐步放开了。包括去年中央有关部门也提出,因为社保的费率比较高,如果香港人在香港有强积金的话,可以豁免“五险一金”当中的退休保险(社保)部分,这样也会降低香港人在这方面的负担。总体上我觉得随着国家放开越来越多的便利政策,港澳居民在大陆发展的措施越来越完善的话,应该可以吸引更多的香港人去考虑内地包括大湾区作为未来发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