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心理咨询师都有粉丝,比如抖x、快x上面,有些咨询师有几百个,有些有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粉丝,心理咨咨询师如何将这些粉丝转化成来访者呢?想将粉丝转化成来访者,你必须要解决这五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理解问题

当用户无法理解我们的重要性,即便是你有再多的粉丝,也只是华丽的“外表”。有些心理咨询师可能会说,用户不理解我,他怎么会关注我呢?这个问题我们举一个例子说明下,我们经常在短视频平台能看到比如影视、励志、经营管理、营销等各种类的小视频,比如我们看到影视类的,感觉好玩,关注后系统就给我推荐更多影视类视频;或者看到励志、经营管理、营销类小视频,那用户感觉这个可能用得上,有些人就收藏关注了。我们心理咨询师发的一些视频也是这样,用户感觉这个视频可能对我现在或者将来有用,就关注收藏了,并没有理解心理咨询师的重要性,这也是导致我们即便有很多粉丝也没有来访者的因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动机问题

机动问题其实解决的就是用户为什么要找你去咨询,解决用户动机的关键,就是让用户在关注你之前,先关注自己——意识到过去的行为存在某种不合理,从而渴望通过你的课程、你的开导来解决自身的问题。

比如:小孩子有网瘾,家长自然是想帮助孩子戒掉,家长只是将孩子的手机、电脑没收,或者直接断网、断电,甚至有些小孩子,在家长断网、断电后,依然不去学习, 这种行为真的能解决孩子的网瘾问题吗?其实很多家长也是这样做的,而我们作为心理咨询师,要让家长意识到这样做并不能解决孩子网瘾的问题,家长真正想解决的是孩子学习的问题,我们要让家长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再通过间接的转化,我们就自然有来访者。这里可能会有咨询师会问,怎么间接的转化,我们举个例子,我们发布这样一条视频,“学会这三点,让孩子成功戒掉网瘾,给孩子一个未来”,在视频后面再加上一句“如果孩子戒不掉网瘾,你找我”或者“孩子网瘾问题,关注我,私信我。”这样家长按你这三点孩子戒不掉网瘾,是不是就会联系你,或者孩子有网瘾问题家长会不会找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信任问题

这里我们要解决的就是粉丝对心理咨询师的信任,其实也很简单,我们让粉丝信任我们,我们的内容一定要有实用性,在粉丝经过你分享的方法,测试以后,产生了效果。假如用户测试一次有效果,测试两次、三次其它方法依然有效果,那粉丝对我们是不是信任增加了?从形式上的信任,就变成了心里的崇拜,当粉丝遇到问题,是不是先想到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行为门槛问题

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理账户,不同的账户就有不同的花钱标准和额度,你要别人买东西,就是要给他一个购买的理由来满足这个账户。从而减少花钱的心理愧疚,促成购买。 我们心理咨询师也是一样,我们还以孩子戒网瘾这个为例,假如家长放任孩子,不管孩子的网瘾问题,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孩子成绩一落千丈,将来甚至会误入歧途,而我们帮孩子戒掉了网瘾,孩子的成绩一日千里,将来成为一个成功人士,两者相比较,可以确定家长会100%选择后者,家长现在花了一点钱,而这点钱却换回了孩子的未来,两者孰轻孰重,就不用我说了吧。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家长花钱只是给孩子做了个咨询,谈了会话吗?家长花了一点钱,就换回孩子的未来,这点钱花得不值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五、群体规范问题

什么是群体规范?群体规范是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已经确立的思想、评价和行为的标准。在不同的群体中产生不同的作用。利用正式群体中的压力与非正式群体中的内聚力可以产生相应的道德效应。我们心理咨询行业也一样,当我们的用户下决策购消费的时候,也会跟自己所在群体的普遍规范进行比较,如果现在做的行为不符合这个群体的规范,就容易放弃购买。打个比方,两个商店卖同样的东西,一个人满为患,一个门庭冷落,你会选择哪个商店?再比如,我们经常上网买东西,在网上两个同样价格的东西,一个评论几千,一个评论只有寥寥几个,在同样的东西和同样价格以及同样的质量的时候,我们往往还是选择评论数量多的,这就是群体规范。

作为心理咨询师,都想获得更多的来访者,获得更多的个案,那我们就要更了解我们的用户,只有我们比用户更了解他们自己,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