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106户贫困户通过不同的办法,全部脱贫出列,得亏了赤壁市人民检察院驻村扶贫工作队的‘量身定制’。”12月21日,赤壁市茶庵岭镇云台山村支部书记吴炎阶满面笑容地介绍起该村的脱贫致富路。

云台山村地处茶庵岭镇中心,自然条件相对较好,但集体经济基础薄弱。2015年,赤壁市人民检察院工作队进驻该村,理清该村情况后,因地制宜探索造血式扶贫模式,助力云台山村脱贫致富奔小康。

“基本上贫困户有什么需求,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给他‘量身定制’,解决难题。”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祝毅说。

贫困户饶以德因病不能干重活,想养牛且家中的儿子可以帮忙,可没钱投资。祝毅得知情况后,立即出面贷款6万元钱,帮其养起了12头牛。“他两年就把6万块钱还清了,尝到甜头后,今年他又想贷一点钱继续扩大养牛规模,我再想法帮他贷款继续养。”祝毅说。

贫困户黄兵兰的丈夫患病多年,去世后欠下数万元债务,两个小孩都在上学,工作队帮其小孩申请教育助学金,鼓励其在家从事养殖,帮其办理2万元小额贷款,买了20头小猪,当年还清债务,并提前返还贷款。现在两个小孩均已毕业参加工作,全家每年人均收入3万余元,还盖了新房。

同时,驻村工作队还有意于发展集体经济,通过牵线搭桥发展产业,带动更多人脱贫。

位于云台山村13组的青青草坪扶贫基地,主要经营草坪、苗木种植,占地大约300亩,预计年用工300人。青青草坪基地对有发展草坪产业意向的贫困户,提供全程技术支持,贫困户采取自己种、联合种等多种形式发展草坪产业。

如今,该村13、14两个组的村民都在这里做事,收割的时候,有十人左右,除草、管理的时候有二三十人。

五年来,工作队积极向赤壁市扶贫办争取项目资金30万,2016年建成年发电30万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增加收入3万余元;2017年建起了一个年出栏量1400头的现代化养猪场,年村级纯收入达8万余元;2020年,建成720平方米羊肠咀竹木加工厂。该村级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柱 特约记者 童金健 通讯员 袁俊)

编辑:he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