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皇宫博物馆,中国近代史教科书,这里浓缩了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从皇帝到公民跌宕起伏的人生,记录了中国近代被倭寇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警醒中国人民“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伪皇宫坐落在长春光复路北端,面积比我想象的要小许多,如果和北京故宫相比,那简直不值一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人为溥仪及其后妃设计建造的集办公、处理政务、居住、娱乐于一体的宫殿,是伪满皇宫中最大的建筑。溥仪为了表示与日本殖民统治者同心同德,在殿顶的瓦当和滴水上都烧有“德心”字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溥仪作为清朝的第十二位皇帝,也是我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位皇帝,三岁登基,合法在位三年,之后又任伪满洲国皇帝1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溥仪的一生,可以说是历经坎坷大起大落。正如学者喻大华对他的评论:“末代皇帝溥仪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是人类历史上拥有非凡经历和传奇命运的特殊人物,然而,他身为皇帝却没有掌握过一天国家政权,长期处于政治漩涡中却未发挥关键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去占了一小半没有什么建筑的跑马场外,这个皇宫更是小得可怜。剩下的一半主要有:兴运门、缉熙楼、勤民楼、怀远楼、嘉乐殿、同德殿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了无数个寒来暑往,这座美丽的宫殿华丽转身,以一座宫廷遗址型博物馆的形式面向大众开放,现已成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世界警示性教育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历史价值上看,作为目前我国保存较为完整的宫廷遗址,长春伪满皇宫在历史渊源上与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文化价值上看,它作为城市的历史沉淀,可增强城市的历史厚重感。保护、恢复伪满皇宫这一物证,目的在于时刻警示后人勿忘历史,从而更加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对凝聚民族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维护世界和平都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伪满皇宫,我们不仅能看到皇家的首饰、佩饰、陈设品、文房用品和建筑的奢华与精美,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参观博物馆,我们可以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筑,是一座城市的表情和语言;建筑,也是城市历史的见证和延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多人站在伪满皇宫前驻足良久,因为都实在很难将这座皇宫和大家印象中的皇宫联系在一起,因为和紫禁城相比,它要在小的多,尽管它已经很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给人以强烈冲击的印象是,皇宫内处处表现了日本人的趾高气扬专横跋扈以及傀儡汉奸的阿谀奉承低三下四,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溥仪在他的回忆录多次提到他作为日本人的“儿皇帝”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甚至日本军官板垣说,如果溥仪“不想干就请便”这样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面就给大家多分享看一下这座皇宫的照片,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也许称不上传奇,但从称帝伊始的清朝从衰败步入灭亡,群雄割据军阀混战的民国,以及最终被疯狂的文化大革命审判的他,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罕见的经历了三起三落的人物,更重要的,他曾经是一位被四万万中国人信仰和膜拜的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尘封的历史很精彩,过去的千阳很灿烂。历史的浩瀚难以用只言片语尽述而出,现在就让我们穿越那条“清族遗风”的历史隧道,带你走进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