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和应对秋冬季疫情反弹,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国家卫健委接连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工作,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组印发了《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工作方案》,内容涉及发热门诊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核酸检测、物资储备、人员防护、重点部门和科室防控指引等方方面面,要求对防控漏洞再排查、防控重点再加固、防控要求再落实,完善常态化防控机制,有备无患,坚决防止秋冬季疫情反弹。

《方案》中“加强医疗资源储备”明确规定:“各有关医疗机构配足配齐急救、抢救、重症救治、监护、检测等仪器设备 ,做好医用耗材、药品、康复者恢复期血浆、防护装备、消毒用品等储备工作,建立物资储备清单,实行物资设备动态储备,原则上物资药品储备量应满足医疗机构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

针对《方案》规定的重症救治和检测类方案设备配备,小贝给出了如下方案,以作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在8月26日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就中央下发新增的2万亿元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工作进展进行介绍。国家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表示,资金使用要发挥五方面作用,其中开头就是重点支持开展常态畅销疫情防控。安排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建设等常态化疫情防控资金支出,如湖北武汉安排47.62亿元支持亿元改扩建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由此,国家对2020年秋冬季疫情防治的决心,以及基层医疗公卫建设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基层医疗机构要补充配备哪些设备?

以湖北省为例,在近日湖北省印发的《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基层医疗机构将采购配齐以下设备:

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为1506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移动医疗卫生服务车和远程视频终端、生化分析仪、胸片(DR)、彩超等常规医疗设备,强化预检分诊、隔离观察、协同转运、应急处置等功能。为24025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智能健康服务包。所有车载设备、医疗设备、智能服务包与县级医院联通,实现“乡村检查、县级诊断”,助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

在年初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暴露出基层医疗机构筛查、诊断发热患者能力不足的短板。9月已至,疫情防控将迎来新一波的浪潮。而随着中央财政资金的直达到位,医疗机构的公卫体系建设将迎来全国范围内的升级。

关注“贝登”,了解更多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