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图》中孝子身份呈现多元化,既有至高无上的帝王,也有民间的庶人,既有官至朝堂的士人,也有管理地方百姓的小官,涵盖了社会中的各个阶层。

孝子人物阶层多元化现象表明,孝道伦理是用来规范所有人的隐形力量,任何个人或者阶层都没有免去道德义务的特权,正因如此,《二十四孝图》才能更好地发挥美教化、淳民俗、稳秩序的社会功能,这也是后来《二十四孝图》成为民间蒙学教材的关键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从性别来看,《二十四孝图》中出现了杨香和唐夫人两位女性,二人分别是晋朝和唐朝人。从数量上看,二十四个孝子人物中仅有两位女性,从时间看,两位女性出场时间相比男性晚了几千年,这充分体现出在宗法制社会中,男子社会地位远高于女性。虽然杨香和唐夫人的出现是女性逐渐被社会所的表现,但这并不代表女性的社会地位与男子等同,相反地,宗法制社会中女子的社会权利与义务是不对等的,因为在社会地位不平等的情况下,社会赋予女子同男子一样多甚至的道德义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孝子行孝方式来看,既有思父母之心,也有侍父母之行,既有物质上的奉养,也有精神上的关怀。其中,思父母之心的代表是丁兰、仲由、王裒;侍父母之行的代表是唐夫人、郭巨、刘恒、蔡顺、董永、朱寿昌、孟宗、曾参、仲由、庾黔娄、江革、王祥、陆绩、黄香、吴猛、姜诗、杨香、郯子、黄庭坚;对父母予以精神慰藉的主要代表是老莱子戏彩娱亲。

值得肯定的是,《二十四孝图》中宣扬和传达的精神是积极的、有价值的,但不可否认,在传达孝的精神的同时,孝子在行孝方式上有盲目、消极、残酷、不合理的地方,甚至带有很强的迷信色彩。例如以郭巨埋儿奉母为代表的孝行是以残害身体或者牺牲性命作为代价的,它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道德伦理观念,再如曾参噬指痛心、孟宗哭竹生笋等具有明显的唯心主义倾向,迷信色彩浓厚,不符合唯物主义和科学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