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媒体报道,近日,有网友整理多个不同年份中,陕西西安发生路面洒水致结冰,行人及车辆出事故的微博截图,并调侃称“打有微博的那年开始,每年冬天,西安的保留节目就是洒水,让行人、车辆纷纷摔倒。”(来源:工人日报2020年12月22日)

洒水后路面结冰,不到3小时,引发38起交通事故……现场触目惊心,好在不幸中万幸,没有重大人员伤亡事故。38起交通事故大碰撞,显然离不开人为因素。类似事故近年频频发生,应当引起充分重视。

针对洒水治雾霾的功效事实上早有质疑。有专家表示,水车能够“清洗”的通常只是能够快速沉降的PM10等“大颗粒物”,对于PM2.5并不起作用。对于洒水治霾的科学性,有关部门应当进一步予以论证,并向公众说明。

冬季洒水易导致意外发生,此类作业应有严格要求。例如安徽阜阳曾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阜城冬季白天洒水和夜间冲洗作业的通知》,其中要求室外温度在0℃以下时,一般不实施夜间冲洗和白天洒水作业。临渭区环卫局也表示,对湿式机械化作业时间进行调整,在降温期间取消上午8时以前、晚上7时以后的洒水作业,导致此次渭南多起交通事故的洒水作业显然已经违规。

从执行细节来看,还有部分城市把洒水的执行权交给洒水车司机,什么时候洒水,洒多少水,完全由其个人主观意志决定。而这些内容本该是属于城市气象部门与环卫部门通力合作的成果。

城市道路洒水,不能满足于“例行公事”完成任务,也应少些“花样洒水”,管理思维别被冻住,才能少一些结冰事故,也能减少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