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新刑法修正案将于明年3月正式实行,其中最让人关注的,是低龄未成年人刑责年龄下调,规定12周岁以上低龄未成年人实施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修改对12周岁犯罪做了详细规定,只针对特别恶劣的情况,并有着严格的程序规定:是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检核准。必须四个条件同时满足才可以。

虽然条件苛刻,但,不得不说,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

对这条法案通过最有感触的,是10岁大连受害女童淇淇的妈妈。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从女儿遇害后,就一直在呼吁降低刑责最低年龄,现在终于等到了。

她表示自己会和律师沟通,把这个法案作为新的材料递交,希望新的法案能用于杀害她女儿凶手的量刑。

她的女儿淇淇是去年10月被一个13岁的男孩残忍杀害的。那天下午,淇淇去上画画课,妈妈不小心在家睡过了头,错过了接孩子下课的时间。结果,妈妈在家一直等到快4点,淇淇也没回家。家人这才着急起来,出去寻找淇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晚上7点20分,家人终于找到了淇淇,但淇淇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死状极其残忍。

警方跟着血迹,迅速确定了凶手,是13岁的蔡某。虽然他才13岁,但身高已经超过170,体重达到150斤,身材跟成年男性差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把独自回家的淇淇骗到自己家,遭遇反抗后,就用尖刀刺死了淇淇。在淇淇父母慌忙地四处寻找淇淇时,他还曾故意上前搭讪,询问淇淇的行踪。

因为他实施犯罪时的年龄不足14岁,没有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最后,他只被收容教养,期限为3年。

这样的结果,不止淇淇父母无法接受,我们普通受众也一样无法接受。但是也无能为力。那时候,大家就殷切期盼,能调整刑事责任年龄。现在终于等到这个结果,自然会让人更觉安慰。

这对有犯罪倾向的低龄孩子,一定会起到震慑作用。

有人问,为什么不能调到更低年龄?这是因为刑事责任年龄的调整,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并非只是改个数字那么简单。

这其中,也涉及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我国在1992年签署了《儿童权利公约》,这个公约1992年4月2日对我国生效。公约要求,缔约国要对未满18岁的人所犯罪行不得判以死刑或无释放可能的无期徒刑,并规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

在公约的一般性意见中,都是鼓励和倡议将12岁作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外加未成年人犯罪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未成年人本质上还是不成熟的,对他们犯罪教育预防更重要,而不是惩罚。

所以,以12岁作为刑责最低年龄,应该是多方面综合考量的结果。

从孩子的发展来看,12岁也是适合的。不管现在孩子多么早熟,他们大多还是12岁左右才正式开始青春期,这时,才是真正挑战的开始。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身体成长明显加快。身体的成长让他们的自我意识苏醒,他们觉得我个子都跟你差不多了,我已经长大了,他们急切地想要展示自己的力量、思想,即使别人的事他搞不定,但他依然希望能对自己的事情做主。

因为激素分泌的增加孩子的攻击性也大大增加,孩子会变得暴躁、易怒。这份成长和力量,也让他们发现自己不是无力的,自己是可以有力量来对抗世界的。其中尤为关键的是,他们发现自己能创造生命,也能毁灭生命。这样的感觉在婴儿时期出现过,心理学上称为“全能自恋”。

他们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他们想要控制世界,征服世界,但是他们的思想又相对幼稚,思想把控不住身体的力量,就会动不动带来破坏性的后果。关键是。孩子自己还不觉得有问题。

这个时候,如果父母耐心引导,用合理的社会和心理控制他们的冲动行为,教导孩子必要的家庭及社会责任感,孩子能建立起心理界限,完成自我整合,学会积极地对待生命。

如果父母疏忽了,孩子就很容易出状况。因为青春期阶段的孩子比其他阶段更控制不住自己,他们大脑回路中寻求回报的驱动力增加,运用多巴胺的脑神经回路会变得更活跃,多巴胺产生追求回报的驱动力,它使青少年很容易被刺激的体验和快活的感觉吸引。

也就是说,为了追求快感,青少年很容易一时兴起就片刻不停地采取行动。即使明知自己的行为不对,依然会去尝试,这就是多巴胺中枢的威力。

青少年的思维还有一个特点,他们刻板而实际,看不到大局,只看重执行某个行为后预计可获得的利益,即使结果会给他们自身带来威胁,他们依然可以为了收获令人激动的潜在益处而做出不计后果的行为。

所以,青春期的孩子如果没有是非观念、不能明辨是非、没有良好德行、没有接受良好法治教育,而家长又不在身边,没有正确的教育引导,他们就可能变成地球上最可怕的生物。

12-14岁这个阶段又是整个青春期最懵懂的阶段,孩子们自己不能明辨是非,如果父母、学校教育缺位,孩子们就很容易被一些恶意的坏人引诱、鼓捣,去做坏事。

正因为如此,刑事责任年龄下调到到12岁,是非常正确也非常有必要的。

相信这会让很多心存侥幸,有主观故意的作恶者得到应有的惩罚,付出代价。

当然,大家也要相信,那些真正恶意满满的人终究只是少数。大多数孩子,本性上都是正直、善良的。

为人父母,需要注意的是,对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大家要知道,即使孩子变得叛逆、不听话,动不动就顶嘴,常常没说几句就火药味十足,他们本质上都是孩子。不管孩子多难管教,父母都要耐心引导。

叛逆是孩子在为自我成长争取更多的空间,也是孩子对父母的试探。他们既想离开父母,又需要父母的陪伴,需要父母的肯定和支持。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更需要耐心引导,不管自己多忙,都要从日程表里腾出时间,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有目的与孩子交流。

与孩子相处时,放下父母的态度,放下“我要教育你”的思想,像朋友一样与孩子相处,平等地进行交谈。

引导青春期的孩子,真的很难。但不管多难,我们都要勇敢去面对这一切,因为,引导孩子走上正路,是我们为人父母的责任。没有个父母希望孩子滑向犯罪的深渊。

这次刑责范围的调整能让我们更清楚自己身上的责任,也更能威慑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恶人。

——END——
特别声明:本文为60分妈妈月华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60分妈妈月华”
如未经授权转载,将举报,并追究法律责任!
【60分妈妈月华】畅销育儿书作者,国家级儿童心理咨询师,著有《别等孩子长大了才后悔你现在做得太多》。专注宝宝的吃喝拉撒,生长发育,学习力培养及身心成长,也关注妈妈的心灵成长,健康的母婴关系才能培养出更加杰出的宝宝。如果你想孩子身心灵都能更健康,关注我都可以找到答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