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几位小升初家长来聊天,发现都很焦虑。

明年小升初是什么政策还没出,但是很多民办初中开始各种宣传学校,报名收简历了,机构也推波助澜地开各种讲座,家长不焦虑是不可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不能沉迷于焦虑中不能自拔,老母为了小升初得结节真的划不来,因为后面还有中考高考。不少初一的家长说经历过这一年小升初后,明显地老了很多。是的,小升初是大事,是娃求学路上必经的第一件大事,不可能不重视不焦虑,但是,焦虑解决不了问题。

想平稳度过小升初,家长必须学会做减法。

首先,小升初的目标初中不要定多了。当然每家有每家的想法,往年有很多牛娃,跑很多学校,各种折腾,签了很多学校,最后,还是只能选一所学校去读,这个过程太磨人了,要加无数群了解各种信息,筛选信息,然后去落实,非常辛苦。

这个过程值得这样折腾吗?对大多数家庭来说,没必要。浪费时间精力不说,可供选择的项太多,容易忘记初心,反而会误导最后的选择结果,到了初中后悔的也不是没有。

当然能这样折腾的只是少数家庭。大多数家庭完全没这个必要和这个条件。

特别是明年如果摇号的话,一身本事没地方用,白白焦虑了几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为最坏的打算做最大的准备。

最坏的打算,当然是读对口初中了。如果对口初中还可以,那就不用焦虑了,但大多数家长肯定是不满意对口初中才焦虑的。

不管家长想带着娃往哪里折腾,都要想办法让自己从心底接受对口初中。了解保底的对口初中的政策,争取进火班快班是咱们目前能做到的事情。

不管明年政策如何,现在马上要面临的期末考试非常重要,必须全力以赴地考出最高分来!越是政策不明朗,六上的期末考试分数越重要。而且六上的期末考试是目前唯一可控的事情,其他都是未知数。

还有3个星期,家长啥都不要想了,外面的信息都不要看,什么都不要管,就每天抓娃的课本学习,把往年的六上期末真题找出来,刷到全部100分为止。错题揪出来反复练习,直到再也不错,而且速度能做到考试时间内至少能做2-3遍。这样才有时间让娃检查。

除了真题,就是课本。说老实话,咱也不管娃的具体学习内容。基本上都是跟着老师走,小学如此,初中亦如此。但是想要跟上老师的节奏,课本不熟悉是不可能跟得很顺畅的。也就是说基础知识还是要通过课本烂熟于心,老师想翻花样才能跟得上。

不要老想着拔高啥的,基础分都牢牢抓在手里就可以了。老师会适当拔高的,能有培优班帮忙梳理一下当然很好,但是梳理之后呢,还是需要孩子熟练掌握,只有3个星期了,不要浪费时间,回归课本,抓基础肯定不会错的。

以前娃三四年级的时候,别人说290分才可能择校择班,当初觉得怎么可能290分呢,有个270就不错了,结果没想到五下期末考了个294,六上期末288(差距完全是语文的分数决定的)。一切皆有可能,关键是要重视校内知识。而且,目标一定要定在290分。

数学,英语必须100分。这个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读课本背课本刷题就可以了。语文比较玄学一点,但是根据往年真题找到比较弱的地方加强训练一下,多得几分是几分。该背的一定要背,该刷的一定要刷。

3个星期,定下目标达成目标,家长高度重视,孩子高度重视,缺一不可。这3个星期其他的乱七八糟的都不要浪费时间了,集中训练薄弱环节,争取往290分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期末考试成绩下来之后,啥都不要想,开始准备初中课本了。

全套初中所有科目的课本买齐了也就200多元,这个投资的性价比是最高的。

咱家小学阶段买了全部小学六年的二手课本,那真的是二手课本,书本上有很多笔记啥的,但是后来买的初中二手课本,基本上都是新的,可想而知大家对课本的态度。

对于小升初的孩子来说,六下就是个摆设。可能有的区六下考试也很重要,但大多数六下考试没任何参考价值,这是往年的经验,明年如果有变化大家只能跟着变,但目前如果没出新的政策之前,六下,娃要开始学习初中知识了。

今年咱家娃很幸运,六下在家不用上学,同学们每天上网课的时候,咱家娃上了几天就没让上了,跟老师请假,不上课不交作业,自学初中知识。后来学校搞了一次线上六下期末考试,分数可以说历史新低,有啥关系呢,不重要啊。咱到了初中学的比较轻松,跟这半年自学初中知识有很大关系。

要知道,初中每个学校每个班的进度都不一样。咱家娃学校的进度算慢的,目前七上都还没学完新知识。但娃同学家长和我聊天说老师讲得太快了跟不上,因为娃没预习过初中知识。那些名初火班都学完了七下的了,名初平行班也都开始了七下的学习。如果不提前预习初中知识,如何跟得上啊?

所以家长的关注点要放在未来,放在初中。

做最坏的打算,就是只能选择对口初中,咱要尽量进火班快班。不管是对口初中还是择校民初,不管是火班还是平行班,都要提前预习初中知识,小升初不满意没关系,咱的目标是中考

真没时间焦虑,娃的时间越来越不够用了。家长要陪着孩子做好选择。集中精力做最有价值的事情。对无法掌控的事情,干脆放弃,奔着中考去做选择而不是小升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