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平定西川,占据成都之后,他才真正拥有逐鹿中原、一统天下的实力。公元214年,刘备夺取刘璋的基业,自领益州牧,大半辈子颠沛流离的他,终于能拥有一块安稳点的地盘。
然而在这之前,若不是刘璋主动邀请刘备进入西川,那凭借西川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地势,​仅仅依靠刘备的那几万人马,还真不好杀入西川。
但问题就是,刘璋引狼入室,养虎为患,放开了西川的防线,直接就让刘备带着几万人马进入到西川腹地。俗话说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哪怕西川的外围防线做的再好,也抵不住内部问题。
那么,刘璋为什么会邀请刘备进入西川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想要利用刘备,来帮忙对付张鲁。
黄巾起义后,刘璋的父亲刘焉便跑到益州担任益州牧。那时候张鲁还是刘焉的手下,不过在刘焉的授意下,张鲁跑到汉中自立山头,于是便切断了朝廷和刘焉之间的联系。
刘焉去世后,懦弱的刘璋自然不会被张鲁放在眼里,因此张鲁便想着占领西川,让刘璋成为他的阶下囚。
于是时不时的,张鲁就会派出军队攻打刘璋。十数年的交战下来,谁也奈何不了谁。但一直以来,刘璋的心腹大患都是张鲁。
也因此,张松、法正等人说道,可以邀请刘备入川,帮忙抵御张鲁,甚至还有可能灭掉张鲁。刘璋便怦然心动,欣然的允许刘备入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刘璋在西川的地位不稳,想要借刘备的力量巩固自己的统治。
对西川的本土势力来说,刘璋就是个外来者,是来抢他们地盘的。也因此刘焉一去世,西川的本土势力就发动叛乱。
虽说这叛乱最终被镇压下去,但西川的本土势力依然是十分不满。这一现象即便是在刘备时期,还是在诸葛亮时期都依然存在着。
也为此,刘焉和刘璋都是依靠着东州派来站稳脚跟。但站稳脚跟还不够,刘璋要的是彻底的巩固,也因此借助外力,也不失为是一种好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张松、法正等人忽悠的能力太强。
刘璋暗弱,不思进取之心,这让不少西川的大臣们十分不满。
对他们来说,老板的地位决定着他们的地位。刘璋一直守着西川,那他们就永远只能在西川当个小官。可如果刘璋能一统天下,那他们就能成为大官,甚至是封疆大吏。
既然刘璋不思进取,那他们就想办法换一个老板,这样他们就能跟着新老板建功立业、名留青史。而张松、法正、孟达等人,在刘璋阵营中的地位也不算低,而且一个能说会道,硬是能把死的说成活的,很容易的就能把优柔寡断、没有判断能力的刘璋给忽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刘备当时实力较弱,名声很好。
在以上三点原因的影响下,就导致刘璋即便不是邀请刘备,那也会邀请别人入川。但是以当时的情况来看,邀请刘备,的确是最好的选择。
这是因为,首先当时的刘备,地盘仅仅不过半个荆州,军队数量也不超过10万,这也因此他能带到西川的兵力,也就三四万人。
一旦真的发生点啥事,刘璋凭借着手底下十多万的军队,也不至于太过被动。
最重要的是,刘备在当时的名声,实在是太好了,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刘备有仁有义,一心只为匡扶汉室。再加上刘备和刘璋还是亲戚,刘璋还得称呼刘备一声大表哥。
都是汉室宗亲,都是亲戚,刘备的名声又那么好,刘璋自然不会怀疑刘备会想抢他的地盘,就还真的以为刘备是来献爱心做好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五,以当时的天下大势来看,结盟刘备的确是最好的选择。
刘备入川之前,全天下还存在的诸侯,就只剩下曹操、孙权、刘备、刘璋、张鲁、马超。刘璋如果想要保住基业,继续他骄奢淫逸的生活,他还真的寻找一位盟友。
然而在当时,曹操看不上他的实力,曹操也会想着怎么吞并西川。张鲁那是不可能的,毕竟两方交战了十数年。
跟马腾,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中间隔着张鲁,即便结盟了也没太大用处。同样的,刘璋和孙权中间隔着刘备,即便结盟了也不好帮忙。
也因此,经过这么一番筛选,结盟刘备,就成为刘璋最好的选择,也因此刘璋最终让刘备进入西川,去为他抵御张鲁。
也因此,刘璋引狼入室,最终偌大的西川落入了刘备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