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其一生寻寻觅觅,我们寻找的不过是一个让彼此都觉得舒服的人。

前几天,一个朋友问我,恋爱到什么程度可以结婚?她跟男友恋爱3年了,男友和双方父母一直催着他们结婚,可她总觉得还不到时候。也不是说不爱,而是觉得时间还没到,一切都还不成熟。

爱情是关于荷尔蒙的感性,婚姻却是像做生意似的理性,需要思考的问题也不一样。有人说,时间是婚姻的关键。恋爱的时间长了,感情、时机到了,自然就水到渠成。但其实,时间并不能成为界定是否适合结婚的标尺。

就像有些情侣,恋爱10年都没能结婚。而有的人,认识一年便结婚了。恋爱时间很长却不结婚,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那就是对方没有让你迈入婚姻的冲动。是的,婚姻也需要适当的冲动。毕竟,这是一辈子的事情。

恋爱到什么程度可以结婚?这个问题用心理学家的角度来看,是一方开始“嫌弃”另一方之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情的四个阶段

心理学家将恋爱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形成契合,双方坠入爱河,二人之间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在第一阶段顺利完成后,会进入第二阶段:自我暴露。所谓自我暴露,就是双方愿意分享更为私人的话题。也就是个体自发的、有意识的将自己的重要信息告诉给对方。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人际关系交往中,自我暴露是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开始自我暴露时,便是信任关系建立的标志。若对方也会以同样的自我暴露水平回应,那便是接受信任的标志。往回来复,便从第二阶段,迈入第三阶段:相互依赖。

随着自我暴露,双方会更信赖对方,联系也会更加密切。但随着关系的更进一步发展,双方也会开始产生怀疑。觉得对方不爱自己了,不用心了,没时间陪自己了。这个时候,矛盾逐渐增多,很多情侣都是在这个阶段分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没有分手,那便迈入第四阶段,性格上亲密需求的满足。这个时候,双方的感情已经比较稳定,彼此也成为最亲密的人。“嫌弃”之后的坦然接受。

以上四个阶段,第二、三阶段是最易分手的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感情最稳定。四个阶段,呈现的方式是循序渐进的,后一阶段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

结婚前需要看到对方的最低点

恋爱的时候你侬我侬,连缺点都能看成优点,认为对方是全世界最契合自己的人。若这个时候结婚,离婚的概率在50%以上。因为此时的你们,只是对方美化后的样子。随着激情褪去,才能了解真正的对方,也才会发现更多的小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心理学家认为,开始“嫌弃”对方,并可以接受对方不足后,才可以迈入婚姻。所谓“嫌弃”,指的是开始看到对方的缺点和不足。这个时候,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无法接受,进而提出分手。而没有分手的,就是真爱。

通俗的来讲,是个体可以理智的看待对方的优缺点,优点固然好,缺点和不足也能接纳时。所以说,看到对方的最低点后,才可以结婚。

婚前需要知道的3方面问题

纽约时报曾提出过婚前15问,包含了婚姻的方方面面,我将其分为3个方面,也都是婚后会遇到的事情。虽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婚前知道并非就一劳永逸,但提前了解了解对方的态度也是很重要的。

★关于夫妻俩的事情

赚钱能力、储蓄观念和消费观念彼此是否能接受?家庭主要该如何维持,万一发生可能出现的风险该怎么办?有没有详细交代过彼此的疾病史,像遗传病、传染病、精神疾病,曾经得到的一些大病?对xing方面的需求、偏好和恐惧?卧室能放电视机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否能听对方诉说,并理智看待对方提出的关于自己的缺点?什么节日要有仪式感和二人世界?永远不会为婚姻放弃的东西?是否能做到忠诚,当实在做不到的时候,应如何把伤害降到最低?是否愿意携手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以上问题包含夫妻之间的钱、xing、交流、尊重和诚实。特别是前两个,是最重要的。

★关于孩子的事情

婚后要不要孩子、要几个、性别是否必须、生了孩子谁主要照顾?不主要照顾的一方,需要做到什么?孩子的教育模式是哪一种?

婚前一定要商量好孩子的问题,避免因为生育和性别的问题,影响夫妻感情。这也是避免“丧偶式育儿”的一种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人际关系

父母会不会祝福我们?当父母不祝福我们的时候,该怎么办?喜欢并尊重对方的朋友吗?是否尊重对方的父母?当父母干涉我们婚姻的时候,该如何抉择?像是婆婆过于干涉儿子的婚后生活。我的家族让你最烦心、最不能接受的事情是什么?

婚姻是两个家庭或是两个圈子的事情,所以婚前要知道对方是否愿意融入自己的圈子,是否尊重他们。如若不然,婚后会被这些事情闹翻天。

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情,还望大家慎之又慎。

网友们,你们觉得恋爱到什么程度可以结婚?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