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促进征信业发展提质的措施,要求推进金融、政务、公用事业等相关征信信息跨领域、跨地域依法共享。加快政府相关数据开放和有序利用。完善配套法规制度,强化问责,依法严惩征信评级弄虚作假等行为。

此外,在12月15日央行召开的“长三角征信一体化”工作推进现场交流会上也明确指出,替代数据在现代化征信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借贷信息的有益补充。市场化的替代数据征信信息互联互通是当前构建全覆盖社会征信体系的重要步骤。利用替代数据为金融和经济活动提供信用管理服务,在本质上属于征信活动,需要纳入征信监管。

上述一系列政策对于征信行业发展而言,无疑是阶段跃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代背景

完善的征信体系是一切信贷业务的基石

事实上,随着疫情推进数字化时代加速到来,数字化、智能化自疫情以来频频成为金融热词,征信相关的信用信息覆盖与使用价值也成为中国经济热点。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银行等金融机构拥抱数字化,但是数字化转型需要的不是某项业务的变化,而是一整套综合解决方案。单一维度的变化无法支撑新形势下的行业竞争,也无法在数据、客户、运营、风险控制等方面产生协同,甚至可能反而将引发更大的风险。

完善的征信体系是一切信贷业务的基石。在过去传统的银行风险缓释手段里,企业融资需要有资产、抵押、担保等手段,对小微企业进行资产评估、财务评估,而小微企业大多数是“轻资产”,这一传统模式不适用于小微企业。所以,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应该从征信入手。

比如,由于银行与小微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小微企业风险识别难不符合银行风险偏好,导致许多长尾客户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客户越是下沉,征信数据就越缺乏,个人违约成本较低,也进一步加剧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一面是短期内的业务扩张压力,一面是长期的风险曲线上扬,所有金融风控面临着最艰难的抉择。

在此背景下,信用科技的价值进一步凸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质效跃迁

数据驱动创新 信用科技「领跑」

信用科技是信用与科技相结合的创新应用,其旨在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运用,深度挖掘数据潜在价值,实现数据智能化应用,推动信用评估的智能化和信用价值扩大化,从而赋能金融服务,赋能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让数据得以更加稳定高效应用,服务于民生,服务于社会,推动数字金融的高速发展。

数据驱动创新,畅通融资对接模式。作为在信用风险管理领域有着二十余年实践经验的独立第三方信用科技服务企业,为更好地做好金融服务,提高效率提升价值,中诚信征信依托大数据底层技术打造数字金融服务模式,并已成功应用于泰州征信e网通、杭州e融、武汉汉融通、毕节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等多个数字金融业务平台,对泰州、杭州、武汉、毕节等省市数字金融高效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截至目前,上述多个区域的数字金融服务平台已累计成功对接融资金额超2000亿元。其中,泰州征信融资E网通已成功对接资金近600亿元,杭州e融已成功对接资金近400亿元,武汉汉融通已成功对接资金近千亿元,鄂尔多斯中小微企业信用平台已成功对接资金超10亿元,三门峡市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已成功对接资金近50亿元,而毕节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上线两个月以来已成功入驻企业近400余家,成功对接资本达8000万元,高效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搭建起快捷融资桥梁。

中诚信征信作为金融市场中的重要参与者,力图以信用科技为擎,从更宏观的角度引入、借鉴和探讨技术应用、产品结构、服务方式中的创新,发挥金融服务乘数效应,以数字化、平台化、产融一体化思维不断创新开拓,致力于通过自身独特优势为新时代创新经济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