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省太康县高贤乡养老院内,一出地方戏曲正在上演,表演者是75岁的徐修申和68岁的刘振玉,两人一拉一唱,配合默契。台下,几十名戏迷听得津津有味,他们都是当地农村特困老人。“在这里吃得好、住得好,还能经常唱两嗓子,舒坦!”表演结束后,徐修申笑着说。太康县近年来推行“集中供养”“居村联养”“社会托养”“亲情赡养”“邻里助养”五养模式,探索农村特困人员养老新路径,近万名像徐修申一样的特困老人得到妥善供养。(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0年12月28日)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无论是农村老人要不要享受同城市老人一样的待遇,还是“互助性养老”究竟该如何实施等,都是广泛关注的焦点。那么,在老龄化越来越明显的今天,我国农村养老服务现状如何、一些难点问题该如何破解?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已有养老机构2万多家、养老床位194万多张,全国388万城乡“三无”老年人被纳入特困供养。据了解,目前,全国农村地区已有养老机构2万多家,幸福院、颐养之家等互助养老设施10.8万个,初步构建起多层次服务网络;实施社会服务兜底工程,388万城乡“三无”老年人被纳入特困供养,实现应养尽养,1335万经济困难老年人被纳入农村低保;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农村敬老院法人登记率从不到75%提升到超过90%……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基本形成了以家庭养老为基本方式,以特殊困难老年人为服务保障重点,以互助养老服务为创新方向,面向全体农村老年人不断拓展服务的发展格局。

老年人问题涉及养老保障、医疗保健以及家庭生活照料等多方面。老龄健康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需要多方特别是政府的大力培育、引领和扶持,不能完全依靠市场。

下一步要充分发展机构向居家养老的延伸服务,特别是助餐、助浴、康复护理等服务。加快中端、专业型护理服务,特别是失能、失智以及术后康复的照护服务。同时,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小型护理机构、保健中心等,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差异化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