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省太康县高贤乡养老院内,一出地方戏曲正在上演,表演者是75岁的徐修申和68岁的刘振玉,两人一拉一唱,配合默契。台下,几十名戏迷听得津津有味,他们都是当地农村特困老人。“在这里吃得好、住得好,还能经常唱两嗓子,舒坦!”表演结束后,徐修申笑着说。太康县近年来推行“集中供养”“居村联养”“社会托养”“亲情赡养”“邻里助养”五养模式,探索农村特困人员养老新路径,近万名像徐修申一样的特困老人得到妥善供养。(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0年12月28日)

我国农村养老存在许多问题,家庭养老作为传统的养老模式,作用之大显而易见。在解决问题上,我们应当以家庭养老为根本,社会养老为坚强后盾,一起助力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一)弘扬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增加家庭养老意识

政府要加强对子女的养老观念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向全村倡导后代供养父母的任务。另一方面要让子女意识到养老不仅是情感上的寄托,还受法律的束缚。让子女的家庭观念增强。

对老人进行法律宣传,让老人学会利用法律保障自己的权益。 政府必须做好法律援助和司法协助。对于那些有能力养老但虐待和抛弃老人的人,司法机关应主动向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案件必须及时处理,依法判断,并采用法律手段保护老年人的利益。

(二)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养老水平

农村老人,对政府的养老政策了解不多,镇政府要加强宣传新医保、新农保等惠民政策,让老百姓知道按时足额缴纳养老金的重要性。对于一些贫困的老年人,镇政府需从各种渠道筹集资金支付费用,建立老年人、空巢和残疾老年人的政府补贴制度。 乡镇政府应将及时建立和完善养老补贴制度,特别是对80岁以上的老年人逐步提高标准扩大范围,做好保护老人的权益工作。

(三)建立养老院,解决空巢独居老人问题

首先,国家应加大建养老院的资金投入,联合当地政府建立村级养老院,让空巢、失能等老人住进来。其次,培养一批专业的养老人员,对养老院的老人进行照顾,让他们安度晚年。最后,对村里的老人进行养老院的功能宣传,让其他老人不排斥养老院,不认为自己是被“抛弃”的,怕给儿女带来负面影响等心思,提高养老院的入住率,让养老院的存在是切实为老人服务的。

(四)以地养老,解决老人收入问题

城市地区,现在有“以房养老”的养老形式。农村房子多以自居,不会靠房养老。但农村的地多,可以实行土地流转机制,效仿城市“以地养老”来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由一个人或村干部出面将村里没有能力种地或者有意愿上交土地使用权的农户收集起来,然后让一个人统一规划管理土地。村委会还可以联合政府一起招商引资一些企业,来农村发展农业,创造属于自己村子独特的农产品。实行土地流转统一发展创造更高的效益,提高老人的收入,也有利于村子年轻人返乡发展,农村“以地养老”已经成为农村老年人养老的流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