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红楼梦这本书的结局最后就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样的结局是让人极其惋惜的,偌大的贾府,眼看着昔日热闹的景象变得萧条起来,到最后的诸芳流尽,到最后只留下一句叹息。

这样的结局,跟里面的每个角色人物的所作所为都离不开关系,他们是当事人,也是见证者,见证着这贾府是怎么一步步地走向没落之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中最痛苦的人应该是贾宝玉,他失去了挚爱,家道也中落了,昔日的那些姐妹一个个的也不见了。剩下的其他人也没有比他好多少,比如王夫人、贾政、贾赦、贾琏等等因为他们都是见证者,见证了贾府的没落。

他们难逃这种命运,但是在书中却有一个极其幸运的角色,他虽然英年早逝,但是与贾宝玉遭遇的痛苦相比起来,他已经算是极其幸运了。这个人是谁?他就是英年早逝,早早就去了的“贾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贾珠虽然英年早逝,但是他却是红楼梦里面最幸运的人

与红楼梦里面的其他人相比,毫无疑问,贾珠算得上是一个极其幸运的人的。他虽然英年早逝,但是起码不用再担着身上的担子了,那就是“振兴家业”。从一开始的时候贾珠就表现得十分的优秀,而且他也是家里的嫡长子,很清楚自己身上的责任,所以早早就听从父母的安排入仕为官,并且娶妻生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优秀的贾珠身上承载了父母所有的期待和压力。贾政生气的时候打了贾宝玉,王夫人哭着说,如果贾珠还在那么,即便贾政打死他也没关系,因为贾珠比贾宝玉优秀的可不只是一点点,自然承受来自父母的压力和期待也就更大。

贾元春都为了家族的命运而去了“那见不得人的地方”如果贾珠还在世,那么是嫡长子的他呢?自然更不用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贾政为了家族前途,硬生生地把自己逼成一个“方正”的人

贾政表面上看似很为家族的前途考虑,也入仕了,但是实际上他和贾母差不多,也就是个“甩手掌柜”。贾府里面的大小俗务,他一向不管,最喜欢的也就是只看书著棋,同一众清客闲聊,在游览大观园的时候就透露出了他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归农隐逸之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贾政原本就是个“诗酒放诞之人”不喜荣华富贵,但是后来也出于为了家族的前途考虑也入了仕。对于这一切他的内心其实是不喜欢的,只不过都是为了家族而已,他犹如掉在蜘蛛网织的网里面,挣扎不得,一旦挣扎了,缠在他身上的那些丝便会越发紧的纠缠着他,又有什么比这更加痛苦的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机关算尽的王熙凤,最后也落得个那样的下场

贾府里面的男人,似乎都不管俗务,唯有王熙凤这个女子,打理着贾府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俗务。一心为贾府的王熙凤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丈夫贾琏喜欢寻花问柳,整天还得盯着他,为贾府掏尽了心血的她,还拿自己的私己钱拿出来补贴贾府,还做出那种损阴德的事,到头来的结局也终究逃不过命运。

可怜的她也为贾府操劳了大半辈子,即便是没有功劳也是有苦劳的,可是她却也没怎么好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的探春

说到探春总是忍不住一声叹息,用“才自精明志自高”这一句话来形容探春最是恰当不过了。探春是大观园里面的清醒者,对贾府的现状和自身的处境有着清醒的认知。她也是大观园里面的改革者,精明能干,就连凤姐都忌惮她,也不得不佩服她,可以说探春是一位有大智慧的女子,有经世致用之才。可是再能干的她,遇上了末世,即使再怎么能干,也始终摆脱不了飘零落寞的凄凉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探春的处境其实和贾府的命运有些相似,明知道在窘境之中,里面的有些清醒人都想要努力地挣扎一下,不让贾府太快地过于没落,可是即使最后再怎么挣扎,最后的结果还是这样。所以探春才是红楼梦里面最让人感到惋惜的女子,她出身不比其他的小姐高,但是却非常能干,对自己的处境有着清醒的认知,最后的时候远嫁了,贾府的情况她也知道的清清楚楚,这种认知对于清醒者来说,恐怕比那些不清醒的人要来得更加的痛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贾府里面的人,清醒者有之,不清醒者有之,但是最后都只能眼看着贾府渐渐地走向没落,走向一个颓败的地步,有什么比这更加痛苦的呢?相反的是贾珠早早地去了,用不着见到贾府落得这样的下场,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才是红楼梦里面,最幸运的那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