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北人,说得更准确的是,应该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甘肃河西人。今年十一国庆节,怀着对河西走廊这片乡土的热爱之情,我和朋友驾车从兰州出发,沿着连霍高速一路向西,朝着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进发。感觉沿着河西走廊自驾旅游,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在这次自驾旅游中,连霍高速沿线城市市区内的钟鼓楼、城门楼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武威南城门楼

一、武威南城门楼

武威古称“凉州”、“雍州”,是河西走廊的中心城市,历史文化非常悠久。开车进入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当属武威的标志性古建筑——武威南城门。武威南城门地处武威城区最为繁华的南关什字,造型古朴雄伟,在当地又被称为“昭武门”,据当地耆老介绍,该建筑最早修建于隋朝,为了表彰和纪念隋文帝杨坚之弟——凉州总管、卫王杨爽的战功而修建,因杨爽的谥号为“昭”,故取名“昭武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大明朱元璋洪武朝,朝廷为巩固和加强凉州城防工事,对凉州城进行了历时两百多年的增修加固,并在昭武门原址修建了南城门楼。到了近代,因年久失修及战乱损坏,原凉州城的城墙、城门均受到严重的破坏,唯有南城门楼还留有两座高约10米的土台子,此后当地政府对南城门楼进行了复原,复原后的南城门楼高39.6米,成为武威的标志性历史文化景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永昌钟鼓楼

永昌县也是连霍高速的途径之地,并且也是河西走廊东端比较有名的一个地方,如今隶属于金昌市,我们常谈及的“骊靬古城”说的就是永昌。永昌虽然是个县级小城市,但位于其县城中央的永昌钟鼓楼却一点也不小气,反而非常雄伟壮观。永昌钟鼓楼始建于明朝时期,当时上面放置钟和鼓,一般早上敲钟,晚上击鼓,是永昌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永昌钟鼓楼曾经历了多次地震,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该建筑进行了多次维修。永昌钟鼓楼四面各有一个门洞,门洞顶部按东南西北顺序分别刻着: “大观”、“迎熏”、“宁远”、“镇朔”。永昌钟鼓楼四面各悬挂巨匾三块,按东南西北的方向,匾文分别为: “丽日摩云、民淳俗美、金阙迎恩”、“文运天开、魁壁联辉、云锦天香”、“中天一柱、怀柔西域、玉关通道”、“声闻四达、保障金川、威宣沙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山丹无量阁

三、山丹无量阁

山丹县也是连霍高速的途经之地,是河西走廊中端比较有名的一个地方,同时也是丝绸之路重镇张掖的东大门,如今隶属于张掖市。山丹城始建于汉朝,虽然现在是个县级小城市,但其历史文化底蕴却非常悠久。山丹无量阁原是明朝洪武年间修建的“箭楼”或“城门楼”,原来是三层,在1954年的一次地震中被震倒,之后当地政府对该建筑物进行了维修,并正式命名为“无量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张掖鼓楼

张掖古称“甘州”,位于河西走廊的中段,是河西走廊的重要城市之一,历史文化也非常悠久。进入张掖市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仍是张掖的标志性古建筑——张掖鼓楼。张掖鼓楼位于张掖市区的中心,也是张掖东西南北四条主街道的交汇点。张掖鼓楼造型典雅庄重,是河西走廊现存最大的鼓楼,又被称为“张掖钟鼓楼”、“镇远楼”、“靖远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掖鼓楼最早修建于明朝,在清朝进行过两次规模较大的修缮,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掖鼓楼四面各有一个门洞,门洞顶部按东西南北顺序分别刻着 “旭升”、“宾晟”、“迎薰”、“镇远”。此外,张掖鼓楼楼阁四面均悬挂匾额,按东西南北顺序为“九重在望”、“万国咸宾”、“声教四达”、“湖山一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酒泉钟鼓楼

五、酒泉钟鼓楼

酒泉古称“肃州”,位于河西走廊的西段,是河西走廊的重要城市之一,历史文化同样也非常悠久。进入酒泉市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酒泉的标志性古建筑——位于酒泉城中央的酒泉钟鼓楼。酒泉钟鼓楼最早建于东晋末年,当时是酒泉城的东城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大明朱元璋洪武年间,朝廷对酒泉老城进行了扩修和加固,使得原东城门位置成为扩建后酒泉城的中央,因此朝廷将老城东城门改为鼓楼,并安排士兵驻守、巡逻和夜间报时。之后,朝廷又开通钟鼓楼南北两个基座洞门,所以就形成了今天酒泉钟鼓楼的雏形,随着时间的推移,鼓楼逐渐演变成肃州城中心,并处处体现着明代传统建筑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过武威、永昌、山丹、张掖、酒泉的读者朋友们,你们觉得以上五个城市中,哪个城市市区里的钟鼓楼或城门楼最壮观、最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