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该抛弃的,才能得到想得到的。

我有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这家伙,从上小学的时候,就立志成为一个有钱人。为了这个目标,他很努力,像是熬夜学习到天亮,像是经常加班,像是做很多计划,从年规划到月、周、每天。我一开始很佩服他,觉得他特别有骨气。

但后来我才明白,他不舍得抛弃的2样东西,会无限拖他后腿,让他永远都无法成为一个有钱人。当然,这话不是空口说的,而是在听完一个心理学家的讲座之后,得出来的感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要想有出息,要想获得成就,要想成为有钱人,必须抛弃自身的2样东西。

①抛弃“想要征服别人的念头”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生活中的有些人,一旦和他人发生争执,就会争吵个没完。因为他们总是想说服别人认同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总想证明自己是对的。

但其实一个人不可能被另一人说服,这是因为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套价值体系。这一套价值体系,是他所认为的观点和道理,是不会轻易被改变的。那这时,就会有人疑惑,为什么之前有人认同我和他不一样的观点,这不是被我说服了吗?

不是,个体之所以认同某个观点,不是他被说服,而是在他潜意识里原本就认同这个观点。也或许,他只是表面认同,不屑与人争论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尊重他人的观点,是成功的第一步

一个人想要得到成功,就必须要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心理学认为,个体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于一个人的性格和成长环境,所以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是很正常的情况。如果一个人只允许自己的身边,是跟自己一样的观点,不允许别人跟他有不一样的观点,那他的世界是匮乏的。

俗话说得好:君子和而不同。成大事的人,除了有自己的观点,也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因此,想成大事的人,首先要抛弃“想要征服别人的念头。”

当自己与他人观点不一样的时候,没有必要争论。可以听一下对自己有用的看法,适当借鉴,没用的,当做没听到好了。记住一句话: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长短。

②抛弃“拖延症”

上文说过,我这发小特别“努力”,上学的时候经常写作业到天亮,工作之后经常加班。但是,他这都是假努力,因为他总是在拖延。本来,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他总是一直拖,拖到不能拖的时候,才着急忙慌的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想要成功的人,必须要抛弃“拖延症”,要不然,只能下辈子了。

◆让想法从“准备好开始”到“立刻开始”

你是完美主义者,还是完美主义拖延者?

拖延症中有种叫:完美主义拖延者。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人在确定目标后,为了使成功的几率高,希望做好万全的准备。但准备准备着,你会发现,你忘记了之前目标是啥。

例如,有些人在写论文之前,准备查资料,等把资料查完再开始。可查着查着,思绪就会被其他有意思的东西给拉跑,嘻嘻哈哈一阵,才知道自己要干啥。又开始准备查,查着查着思绪又跑了。好几天后发现,一个字还没动,这种情况就是完美主义者拖延。

如何应对呢?很简单,让想法从“准备好开始”到“立刻开始”。很多人都觉得,准备好开始才是最好的开始。但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开始本身就是最好的开始。

◆改变拖延的行动公式

加拿大心理学家皮尔斯,他是世界上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拖延症的专家之一。他曾提出过一个改变拖延的公式:改变的动力=(期望*价值感)/(冲动*推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如何理解这个公式呢?首先看分子的部分,期望和价值感。当你的期望越高,价值感就会越高,拖延的几率就会越低。通俗的来讲,你选择做不做这件事,取决你从这件事中得到多大的快乐(期望)和价值。

因此,要想改变拖延,你需要从内心认同、肯定这件事。因为只有你完全相信,肯定它有价值的时候,才会有动力。

其次是分母的部分,冲动和推迟。所谓冲动,是指个体有多容易因诱惑而分心。推迟,指的是现在和理想中的差距有多远。

总的来说,当期望和价值感越高,冲动和推迟越少的时候,就越容易开始。越是相反的时候,就越容易拖延。因此,想要成功的人,需要提高自制力,抵抗住诱惑。需要设立一个个小目标,提高成就感。

成功其实蛮容易的,但前提是你能抛弃以上2样东西。

网友们,你们觉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