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在国际关系的演进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技术变迁往往诱发了国家组织形态变革和对外战略利益的界定,同时往往也因为技术扩散不均衡而改变了各国之间的力量格局。不过最为直接的,是军事技术是否有利于进攻还是有利于防御。

在近代欧洲战争史中,火炮的出现让中世纪的传统城墙不堪一击,因此进攻变得更为容易,这也让封建领主不再拥有足够的安全,必须向中央更多的服从。但是从17世纪的半月堡为开端,大量建造的、耗费巨大的棱堡又重新让战争天平再度向防御转移,事实上这种倾向于防御的整体状态一直延续到了一战,在此期间所有的进攻方往往都要集中更多的兵力并进行更巧妙的规划才可能通过长时间的围困攻下特定的要塞。因此,欧洲大陆上的灭国战争逐步减少,连拿破仑也是更多依靠野战对野战炮的良好运用歼灭对方主力才取得战争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在一战前,由于工业革命的影响,各国普遍相信炮兵能力的提高和铁路对部队动员速度的提升有利于进攻,在各个主要参战国战前的战略规划中,进攻而非防御才是首要目标。然而,在铁丝网、机枪、堑壕组成的防御体系面前,每个国家的军队都碰得头破血流,战线长时间稳定在数十公里的范围内。各国战前基于进攻崇拜而制定的数个星期的战争被硬生生拖延了4年,直接拖垮了多个大帝国,而主要战胜国也付出了惊人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二战中,坦克、飞机的出现却在技术上逐步有利于进攻,而率先尝到甜头的德国用闪电战快速横扫波兰和西欧,拥有欧洲第一陆军的法国没有意识到这一变化而出现了灾难性的溃败。在二战开始,战争的天平又重新趋向于进攻。除了拥有英吉利海峡阻挡的英国和大地理纵深的苏联可以承受住德国陆军的大规模入侵外,其他欧洲国家的体量已经无法满足防御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二战后,很多人认为核武器的出现事实上让天平重新趋于防御。这种优势在于,通过部署核武器,一国可以形成足够的威慑,从而不再需要部署大量常规军队应对可能的常规入侵,从而大幅度减少防务开支。在冷战中,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同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时刻准备着打核战争条件下的进攻作战,但这种作战最终都没有爆发,这也是核武器出现有利于防御的证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核武器的防御效能需要基于核威慑的可信性,如果核威慑本身在技术上或者战略上不可信,那么核武器的防卫效果也很难得到承认,则核武器往往不会在绝大多数议题中成为关键因素而更接近于隐藏副本。即便两个有核国家或有核国家集团之间在一部分稍微边缘的问题上发生冲突,使用核武器也因为有诱发全球核大战的预期而缺乏可信性。同时,世界上仍然有一大部分国家处于没有核武器也没有核保护伞的地位。因此核武器倾向于防御的作用是有限的,在常规技术上进攻仍然有更显著的效用。因此,大国对小国的武装干涉成本在降低,这在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的情况下变为了一种常态。如果进一步延展这一逻辑,任何潜在的或者实然的崛起国,也都会在面对超级大国的干预时处于脆弱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高超音速武器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高超音速武器的突防能力极强,而拦截高超音速武器的防御系统则耗资巨大且收效甚微,因此似乎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即高超音速武器有利于进一步强化进攻。然而,高超音速武器需要一系列态势感知、目标跟踪和锁定才能发挥其难以拦截、射程较远的优点,而这恰恰需要一整套完整的作战体系进行支持。换言之,高超音速武器必须在一定的空间内才能发挥作用。因此,高超音速武器对于战场环境的要求事实上意味着其更具有防御优势——你很难保证相关体系在对方控制区域内的生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高超音速武器对于大部分国家而言恰恰是提供远程防御而非进攻的选择,当然,如果体系覆盖范围非常大并包含对手国土的话自然也可以进攻。而在其作战体系覆盖范围内,从域外进入的敌方武装力量就毫无疑问更容易遭到本方高超音速武器的打击,并且缺乏拦截和防御能力。这为在不考虑核武器的情况下外部国家进行跨区域干涉制造了更大的成本,从而具备削弱他们干涉意愿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的,即便是在对方也拥有高超音速武器的情况下,防御方也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获得更好的隐蔽性,让本方的发射系统、感知体系具有更好的生存能力。而进攻方,特别是海权进攻方,其以航母为核心的干预舰队则不如陆地目标这样具有隐蔽、大规模、大纵深的能力,因此整体上看,高超音速武器也更有利于陆权国家实现防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相对军事力量优势极大,这种优势可能要超过过去历史上出现的任何一个帝国。在这一背景下,重新强化防御是有利于崛起国获得安全的重要工具,而高超音速武器自然而然地成为理性的选择。而且相对于“进攻之盾”,目前来看“防御之矛”的发展速度应该会更快,这对于崛起国也会是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