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长的,都挺讨厌会说谎的孩子,认为他们不诚实,长大以后会学坏。但其实,会说谎是件好事,因为孩子撒谎是“高智商”的表现,谎话说的越让人看不出真假,人越聪明。

前几天,嫂子哭着的给我打电话,我还以为出什么大事了,结果她告诉我,她发现小侄女说谎了,觉得孩子变坏了,很伤心。听了半天,才弄清楚来龙去脉。事情是这样的,小侄女很喜欢吃糖,一买糖,就恨不得要吃完。嫂子为了控制她的量,把糖罐给藏了起来。

而小侄女很聪明,不知道什么时候找到糖罐了,时不时的就去吃。这天,嫂子当场抓到小侄女在偷吃糖。嫂子就问:“你是不是偷吃糖了?”小侄女很倔强,一直说没有偷吃。嫂子跟我说,偷吃糖不是什么大事,但小侄撒谎,拒不承认的态度,让她很生气。

听完嫂子的话,我表示理解。毕竟在家长们看来,孩子的世界应该是天真无邪,跟谎言决不能沾边的。再者说了,小时候就会说谎,长大还了得。因此,在家长们看来,谎言就是洪水猛兽,非常之可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孩子撒谎其实是“高智商”的表现,家长坦然接受,不盲目阻止才好。

孩子撒谎,并非是坏事

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在演讲的时候曾说过:孩子的撒谎能力会随着年龄而增强,会撒谎不是人格缺陷,而是一种聪明的表现。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想象力是人类的高级认知,当孩子开始撒谎,开始描述本来不存在的东西时,证明他长大了。这种长大和第一次说话,第一次走路一样具有很大的意义。

专家们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给孩子一张含有小问题的试卷,而试卷的背面就是答案。通过屋子里的隐形摄像头,专家们发现,多数孩子发现了后面的答案。当专家问孩子们答案的时候,那些偷看了答案的孩子说出了正确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专家们又问了一个答案的颜色和图画的这种陷阱性问题。言语工作记忆强的孩子,为掩饰他们看过正确的答案,给出了错误答案。而那些言语工作记忆弱的孩子,给出了自己看过的正确答案。

言语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就是一种处理信息的能力,言语工作记忆越高的孩子,说的谎就越逼真,越让人难以区分。其次说谎也是一个“技术活”,有一个较为复杂的逻辑过程,需要大脑在短时间内快速运转。不仅要知晓他人的想法,还要能够说服自己。

除此之外,也有心理研究证明,孩子在2岁左右时,说谎的概率为30%,3岁左右,概率为50%。而到4岁的时候,说谎的概率高达80%。这说明,孩子学会说谎是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说,当家长发现孩子说谎时,不必太过紧张,反而要高兴孩子长大了。

当然,这也不意味着撒谎就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作为家长,还是要理智的看待撒谎的行为,正确引导孩子的习惯,让孩子的聪明正向发展。

家长如何引导撒谎成性的孩子

◆要让孩子敢于说真话

有些孩子之所以撒谎,不是因为他不想说真话,而是不敢说真话。因为一旦说真话,就会被责怪、打骂。此时,家长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对待犯错的孩子太苛刻,以至于孩子不敢真话。

个体都是趋利避害的,当他觉得说真话对他有害时,自然不敢说。因此,家长在面对撒谎成性的孩子时,应检讨一下自己,转换一下教育的方式。

◆注意说话的语气

有些家长在孩子犯错之后,喜欢把自己放在道德制高点的位置指责孩子,连说话的语气都很尖锐。可他们却忽略一个问题,在孩子犯错后,指责并不是重点。重点是他到底犯了什么错,为什么会犯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有的家长会黑着一张脸,怒气冲冲的问:“是不是你做的?”这句话,看似是问句,实则是笃定。让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的孩子,下意识的说:不是。

想让孩子自己说出真相,家长就要注意说话的语气,注意自己的态度。因为当家长表现出对撒谎的极度痛恨时,并不能阻止孩子撒谎,反而容易促使孩子撒谎。

总的来说,孩子会撒谎的并不是一件坏事,但做家长的一定要注意往正向方向引导。

网友们,你们如何看待孩子撒谎?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