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篆刻印章,之于书画,不仅是作品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后的点睛之笔,它还代表了作者的一种情趣与品味,可以展示人生态度与自我秉性。就如刻刀在印章上留下的痕迹,苍劲、严肃、庄重。

殷商时代,龟甲刻字以来,3700多年的沿袭与传承。如今,印章在我们生活中的使用机会少之又少,篆刻艺人也越来越稀有,篆刻艺术更是弥足珍贵。

胡健

篆刻艺人 艺名:胡一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父亲的影响,自幼喜爱书法,先习二王,后临秦汉;

后拜李印群、孙家谭为师,系统学习书法和篆刻;

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三届正书大展,西泠印社第二届国际篆刻书法展,并在全国第十二届群星奖获优秀奖。现为中国书协会员,天津印社社员。

Q:篆刻与书法联系紧密,所谓先篆后刻,您从何时开始学习书法?

H:小时候我爷爷、我父亲都习书法,他们教我写毛笔字。那时候放学回家不是先写作业,而是练毛笔字,每天都有”任务“的,后来写字就成了我的习惯。高考时我本来报考了鲁迅美术学院,但是没考上,阴差阳错的就上了体育学院,毕业后留在齐齐哈尔做了中学体育老师。

Q:当老师虽然很受尊重,但是与你的初心并不相同,是什么契机让你转回到“艺术圈”的?

H:那个年代,人比较纯粹,业余生活也没有今天这么丰富,课后没事的时候我爱练习书法,偶然一次让校长看到了,正好当时有一个语文老师休产假,我就被叫去代课,做了一年语文老师。也是这个契机吧,让我内心的艺术种子又生长了。当了6年体育老师,在一个暑假后我没返校,办理了停薪留职,从那以后再也没回去。

Q:那离开学校后,都做了什么,如何喜欢上篆刻的?

H:当年我离开家来了北京,也没想好做什么,当时邮市比较好,我也是个集邮迷,就倒腾邮票。说来也巧了,有个跟我相熟的集邮迷,是当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副教授杨安乐老师,他发现我毛笔字写的不错,我也有心学,就拜他为师,学了两年半书画,慢慢的又接触到篆刻,自己没事就琢磨。

后来我发现同学有一枚印章刻的很不错,他就把自己的老师介绍给我认识,这么着辗转认识了我的篆刻老师李印群先生。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篆刻家协会会员,他的老师是篆刻艺术家、天津印社社长孙家谭先生,就这么着我入了篆刻的门,从此就开始学习篆刻技艺,越学越喜欢,越学越痴迷,从此就彻底转行,开始了我的篆刻生涯。

Q:你个人的最推崇或者最擅长篆刻技法是?

H:我个人擅长的题材、风格很多,各种刻法都很娴熟。我的老师专攻铁线和汉印满白,这也是我刚开始学习时最擅长的刻法。现在看来,这两种风格的艺术价值比较高,相对来说商业价值比较低。只有写篆书、隶书以及小楷这类书法,或者画工笔画的人,才用的上铁线和满白的篆刻印章。

铁线小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玺印

Q:现在想想,书法就像一把钥匙,也是一座桥梁,让你有机会重新选择。

H:是啊!艺术本身都是相通的,热爱一门艺术,对人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Q:篆刻或者从事艺术工作会给人带来什么变化?

H:无论是书画、还是篆刻,当你投入进去,会让人心更安稳,就好比双耳不闻窗外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种感觉。这种感觉特别难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现在印章的使用机会太少了,篆刻这门艺术技艺就更令人陌生了。一开始你是如何学习的?

H:一开始学习主要是刻佛造像,它能练刀工,一是刀感,二是线条感。然后逐步到文字,先是小篆也就是秦篆,最后是大篆,就是那种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比如石鼓文、甲骨文,还有金文等等。你要先把文字反着写在印章上,然后再刻。除此之外,还要涉及到布局、线条,就好比书法艺术中讲的浓淡干湿,对审美有更高的要求。

小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鼓文

Q:篆刻的基本功在于书法功底,你最擅长的书法字体是?

H:我小时候学的是米字体,是从行书开始的。后来系统学习书法和篆刻时,也开始学习别的字体。研习篆刻什么都要懂,涉猎面比较广。假如你给我一件文物,我无法从器型、材质这些条件上辨别真伪或者年代,但只要它有落款或者“身上”有字,我凭借字体就可以断代。

Q:现代人几乎不会接触到印章了,这里有什么讲究?

H:打个比方,绘画主要分为大写意、小写意和工笔画。小写意当中又分古画、宋画和现代画。假如在宋画上用章,就要使用宋朝时期的文字格式,你要用一个汉印,就和你的题材不匹配了。

大写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印

大写意,是大开大合的风格,用的印章可以很破很残,比如石鼓文印章效果就比较好。著名书画家、篆刻家吴昌硕,他老人家在画大写意风格画上使用的多是石鼓文印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昌硕 《红衣达摩》用印

Q:所以说,书画内容加上篆刻印章才是完整的作品。

H:当然!印章很重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根据题材的不同,印章使用的数量、印章之间的距离都是有讲究的。一副作品上印章数量必须是单数,一方、三方、至多五方都可以,现在也有人用两方印章的,严格说来印章数量应为单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白石《和平延年》用印

Q:那尺寸不同的印章怎么使用?

H:尺寸以及印章彼此之间的距离都有规定。比如在一个小扇面上用印,因为画幅就不大,印章一般不超过一厘米,大了就喧宾夺主了。4尺的作品,印章尺寸大约应该是2.5~3厘米之间,太小就看不见了,彼此都是相辅相成的。

引首章要随形或长方形的,不能用方的,名章可以用方的或者圆的。落款下边有两个印章的时候,白文(阴刻)印章刻在上边,朱文(阳刻)的印章要盖在下边,两枚印章之间大概是一枚印章的距离,太近或太远都不合规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叔同作品 用印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印尼的颜色。比如说青绿色的山水画,颜色特别鲜艳,那用的印尼颜色就要稍微淡一些,不能用大红的印章,太鲜艳就与主题撞色了。红色纸书法作品,印尼就要用黑色或者白色。还有就是过去文人在丁忧期间所做作品上,都会使用蓝色印尼。

Q:印章所使用的材质包括哪些?

H:主要是就是四大篆刻石料,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它们各有特点,每种石头下边还分很多品种。因为很多石头品种资源有限,所以不光有艺术价值,也有收藏价值。比如鸡血石因为当年开采后不懂得合理利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导致其后来价值昂贵。在这些石料中,寿山的田黄石、荔枝洞石、巴林鸡血石、粉洞、福黄石、昌化的鸡血石、青田的山炮绿、灯光冻石等石料已经难得一见了!都已经成为收藏家们的猎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高山朱砂石:

左(由上至下):①西安绿石;②巴林福黄石;③青田封门清

右(由上至下):①昌华鸡血石;②巴林鸡血石

Q:你觉得通过学习、传播篆刻艺术和文化能给人带来哪些启示?

H:启示谈不到,人与人的文化程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对事物看法也不同,如果传播篆刻技艺及文化,能影响心浮气躁的、内心不安定的朋友,让他们能换一种思考生活的方式就很好了。文化有这样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去改变人。

Q:那篆刻带给你个人什么启示呢?

H:方寸之间雕琢人生,篆刻的人被称作做方寸之间的事。其实人生也一样,感觉世界很大,人生很长,其实都是生活在方寸之间,如同篆刻,看你如何发挥。

*本文内容来自编辑张晨及受访者,版权归提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号。

持续~寻找“文化出品人”

我们希望聚合引人深思、令人沉浸的文化形态与内容,与”文化出品人“一起成为传播文化的使者,相信文化的内涵与凝练过程,会影响更多的人,去热爱和享受。

“文化出品人”——热心传播并在某一领域有独到的见解或特长者,我们将邀请您入驻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