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 垄断都是资本家所追求的。因为只要在某一行业形成垄断,资本家就可以掌控话语权,就可以随意定价,随意的剥削人民的财富,资本家们就可以大发不义之财,获取到更多的钱财。
就比如外卖,我们现在点外卖的价格,是不是要比三十年前贵很多了?不仅如此,商家和外卖小哥在外卖平台面前的话语权,是不是几乎没有了?
又比如现在很火的,所谓的社区团购,互联网巨头们将触手伸到人们的菜篮子里,前期疯狂砸钱补贴,等到人们养成习惯后再抬高价格,压榨消费者和商家,这也是垄断的一种体现。
那么在美国,他们是如何应对垄断的?为此我们来看看洛克菲勒、卡内基、摩根,他们是如何垄断美国市场,并在反垄断面前又是怎么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亿万富翁,洛克菲勒也经历过艰苦创业的奋斗史。1858年,洛克菲勒向他父亲借了1000美元,又怀揣着自己上班积攒下来的800美元,便跟自己的一个朋友合伙创业。不过4年,洛克菲勒就赚到了上万美元。
洛克菲勒的第一份创业,是经营农产品转售,他是在1863年才正式进入石油行业。后来1870年标准石油公司成立,仅仅只用了9年的时间,标准石油就控制了美国90%的炼油业,毫无疑问,这肯定是垄断。
但洛克菲勒并不满足于此,他还想占领更多的市场。为此在1882年,洛克菲勒决定吞并其他石油厂商,成立垄断组织托拉斯,一举垄断了美国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时间的发展,洛克菲勒又将触手伸到上游产业,去收购大量的油田。到1890年,洛克菲勒旗下的标准石油公司,便垄断了美国95%的炼油工业、90%的输油能力和25%的原油产量,可以说全美国的石油产业,都生存在洛克菲勒的影响下。
在石油产业上,洛克菲勒从原产地、炼油、运输等方面都能够绝对控制,因此他便能随意操控价格,随意操控运输,哪怕是其他的石油公司都联合在一起,那也不是洛克菲勒的对手,洛克菲勒也因此被称为石油大王,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亿万富翁。
洛克菲勒在石油产业上的垄断,自然会引起美国政府的恐慌。要知道石油就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哪怕美国再怎么自由,美国政府也不希望被一个私人企业卡住喉咙。为此在1911年,美国最高法院作出判决,要求洛克菲勒将标准石油公司拆分成34家地区性石油公司,另外洛克菲勒只能最多占有这34家公司的25%股票。
在这判决下,洛克菲勒偌大的石油帝国轰然倒塌,美国政府也终于不用再受到洛克菲勒的石油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钢铁大王卡内基
卡内基出生在苏格兰,但因为家庭贫困,从小便和家人一起来到美国。1865年时,卡内基去欧洲旅行,在伦敦发现一项可以极大降低钢铁制造的技术后,他便将这项专利买了下来,随后便开始创办钢铁厂。
可以说这项专利,对卡内基的前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世纪时的钢铁制造,如果要制作一根钢轨就需要2周的时间,但卡内基买下的这项专利,却能将时间缩短到15分钟。依靠着这项技术,卡内基顺利的完成长1.6公里、横跨密西西比河的钢铁大桥,由此获得了一大笔资金,也因此又获得了大批大批的钢铁订单。
到19世纪末,卡内基钢铁公司已经拥有2万多名员工,他每年的产量竟然超过整个英国每年的产量。到1901年,卡内基钢铁公司的产量占据美国市场的25%,此时的卡内基已经可以影响整个美国的钢铁市场。
但随着卡耐基的母亲、弟弟、好朋友的接连去世,这让卡内基心力交瘁,愈发的意识到哪怕自己拥有再多的财富,也无法换来亲朋好友的生命。这不禁让他看破功名利禄,也决定退出钢铁行业,最终将他旗下的公司全部卖给摩根家族,而他自己便全身心的投入到慈善事业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世界债主摩根
凭借着艺高人胆大,还有一定的运气,摩根这才能跻身世界顶级富豪的行业。1870年的普法战争,在没有人愿意给法国提供贷款的情况下,摩根却提供了1000万英镑的贷款。后来法国虽然战败,但法国还是信守承诺的偿还贷款,摩根也因此净赚150万英镑的利息。
在1898年的美西战争中,同样的也是没有人愿意给墨西哥提供贷款,结果摩根不仅从中收回了本金和利息,还获得了墨西哥境内大量的油矿和铁路。
不仅如此,摩根还将触手伸到南美洲,趁阿根廷和巴拉圭战争之后,收购大量阿根廷国债,由此又进一步的控制阿根廷的铁路和进出口商品的议价权,可以说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摩根的势力顶峰,是在1907年。这一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市场上大量公司濒临倒闭,在美国政府无力救市的情况下,美国政府便找到摩根,希望摩根能通过出资收购各家公司股票的手段,来挽救市场信心,阻止经济危机的进一步扩大。
要知道此时的美国股市一片哀嚎,几乎所有公司的股价都在下跌。摩根也因此就用一个非常低廉的价格,购买到非常多的优质股票,到1912年全美112家金融机构中,足足有341个董事席位被摩根所操控着。
等经济危机过后,美国政府便卸磨杀驴,指责摩根在经济危机中恶意收购。摩根也因此不得不放弃他所控制的四十多家公司,自己也心灰意冷,前往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