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湖南的长沙县和浏阳县竟有两个同名的乡镇:白沙和路口。4个乡镇在现在的行政区划中,唯一还保留原名的乡镇是与浏阳北乡沙市镇秀山交界的长沙县路口镇。最早被撤并的是浏阳市的路口乡,也就是现在淳口镇的楼古。名字最响亮的当属原来的浏阳白沙乡,不仅有500多年历史的白沙古镇,还有当地出产的白沙豆腐更是“浏阳一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沙县的白沙乡,在长沙县的北部与平江县向家镇交界。清代属清泰都,民国30年属白石乡,1950年为大明、民华、金沙3乡,1956年为新民乡,1958年属开慧公社,1961年析为白沙公社,1983年复为白沙乡,2015年和原开慧镇(原开慧乡,2011年撤乡设镇)合并,设立新的开慧镇。

浏阳县的白沙乡,在浏阳的东北部,北与平江县长寿镇接壤,东与江西铜鼓相邻。清嘉庆《浏阳县志》就有记载白沙市(在县东一百三十里)。清末民国初属上东大团,1933年设白沙镇,1938年属上东镇,1950年属三区、1951年属八区(驻东门),1956年为白沙乡,1958年属大围山公社,1961年析为白沙公社,1983年复为白沙乡,2005年和原大围山镇合并,设立新的大围山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浏阳县的路口乡,清末民国初属全吉大团,1938年属永清乡、保庆乡、庆福乡,1950年属九区、1951年属十九区、1953年属十六区(驻羊古滩),1956年为路口乡,1958年属英雄公社,1969年改为淳口公社,1983年复为路口乡,1995年与原淳口镇(原淳口乡,1994年撤乡设镇)合并,设立新的淳口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浏阳,原来还有一个路口市,但此路口市不是北乡的路口,而是南乡的路口。清同治《浏阳县志》有记载这个路口市(一作鹭桥市,距县四十里),就在大瑶镇的万家坳到枫林铺之间,我们家族最早就是从江西丰城迁到浏阳南乡十五都路口。而非常巧合的是:在长沙县路口镇的麻林桥,原来也有余姓聚居。清乾隆年间,麻林桥还出过一位进士余廷灿(字卿雯,号存吾,其祖父余巍由影珠山迁居至麻林桥),纪晓岚(纪昀)的《与余存吾太史书》就是写给余廷灿的,对余廷灿之前写的《戴东原先生事略》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光绪十四年(1888年)戊子所修浏阳茅冲《余氏支谱》,有谱序记载:“乾隆间,有星沙大史讳廷灿,告假归省,来浏商议修谱,不果,后其子邵贤举于乡,亦曾来浏者,守二公裔也。”余廷灿的先祖守二公和浏阳南乡路口始迁祖守一公是兄弟,元末明初一同由江西丰城迁到湖南浏阳,守二公在浏阳北乡淳口落业,其后裔迁往长沙县。

参考资料:《浏阳县志》、《长沙县志》、《余氏浏阳支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