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天不是只有呼吸道首当其冲,皮肤疾病也会拉警报!门诊发现,近来皮肤出现搔痒不适的患者,有明显增加现象。中医专家表示,冬季痒大多属于血虚型的体质,也称为干性湿疹或缺脂性湿疹,常好发在老年男性。中医会依体质调理,往往需要约3-6个月,病患要有耐心配合,比较不容易复发。

冬季痒大多属于血虚型的体质,也称为干性湿疹或缺脂性湿疹,常好发在老年男性。

1位70多岁的阿伯,因双脚出现搔痒难耐,前往中医门诊,表示已经持续两个礼拜,患者将双脚裤管卷起,皮肤摸起来较为干燥,且双脚有些许抓痕,两肢小腿前侧还充满暗红的不规则龟裂,及有轻微的脱屑。每到冬天,皮肤痒的情况就发作起来,这是典型的冬季痒表现。

冬季痒大多属于血虚型的体质,也称为干性湿疹或缺脂性湿疹

此外,阿伯平时容易口干口渴、头晕、心悸,并伴随四肢冰冷,经过专家把脉和舌诊后,判断为血虚风燥型的湿疹。嘱咐少食辛辣、要擦乳液保湿、洗澡不要洗太热,并开立中药,包括当归、生地、白芍、川芎、何首乌、桃仁、红花、牛膝、防风、荆芥、蝉蜕等药物。经过两个星期调养,搔痒改善许多。回诊后提醒其皮肤病的调理,大约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才会比较稳固,并叮嘱其能耐心走完疗程。

冬季痒的成因:皮肤表面水分不受皮脂保护,导致皮肤过度干燥,产生龟裂搔痒

冬季痒的成因,是人体皮肤因为某些原因造成皮脂的形成受到阻碍,皮肤表面水分不受皮脂保护,导致皮肤过度干燥、角质层萎缩,并产生龟裂搔痒的情形。有些患者甚至会因为搔抓感染,进一步加重病情。

冬季痒患者大多属于血虚型的体质,最常见到是血虚风燥型需要滋阴、养血、祛风,常用处方如当归饮子。

另外,喜爱泡热水澡、选用错误清洁剂过度清洁皮肤、营养不良、熬夜、喜食辛燥食物等,也都可能增加冬季痒发生的机会。

冬季痒患者大多属于血虚型的体质,需要滋阴、养血、祛风

冬季痒患者大多属于血虚型的体质,最常见到是血虚风燥型,需要滋阴、养血、祛风,常用处方如当归饮子。有的病患患处红肿或兼见舌苔黄腻、渗出物,则需酌加清热利湿的药物,如茯苓、苍术、苦参、白藓皮、石膏、牛蒡子等,这类的病人,生活上应避尽量免熬夜、食用辛辣刺激燥热食物,这些都会导致阴血亏虚的体质并加重病情。同时须注意保湿、防晒、衣物最好选择棉质,以避免摩擦患部、避免过度清洁皮肤,最重要的是不要搔抓伤口。

饮食方面则可以搭配养阴补血润燥的食物,像是木耳、水梨、秋葵、莲藕、百合、芝麻、桑葚、葡萄等食物。由于华人冬季时常有进补的习惯,这类病人记得避免吃羊肉炉、姜母鸭等温燥的药膳,以免越补越糟。

另外,也有穴道按摩可辅助调理,上可以配合尺泽、鱼际、血海、三阴交等穴道。

中医治疗冬季痒往往需要约3-6个月 优点是不容易复发

中医治疗皮肤病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原因是传统中医认为皮肤病的病邪潜藏于皮肤之下相当顽固,且处于药物较不易到达之处,皮肤问题往往于疾病的深层病因,与五脏六腑不协调有关,不能单就皮肤表面问题处理,而需要一段时间调理。因此,治疗往往需要约3-6个月,病患应该较耐心配合,优点是复发的机率可以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