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碧村位于黄平县旧州镇万亩大坝西侧,距镇政府3公里,距县城28公里,全村总面积11.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89亩,30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寨,是黔东南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近年来,寨碧村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要求,抓班子,带队伍,扎实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走向富裕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入口大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党性教育院坝会

抓班子建设,增强组织战斗力

村“两委”坚持“三带三定六个落实”,即带着感情抓落实、带着激情抓落实、带着责任抓落实,一定在一线中抓落实、一定吃苦中抓落实、一定在解决矛盾中抓落实。同时对班子成员约法三章:一是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二是要做到办事要让群众满意;三是要有奉献精神。坚持“一村一策”精准换届,以选好用好一个人,强化一个班子,带好一支队伍,造福一方百姓为队伍建设原则,推动村级干部队伍素质能力、作风、结构、功能全面优化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客采摘百香果图片

抓思想教育,强化队伍凝聚力

结合当前各项党的教育活动,寨碧村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为抓手。先后提出,争创“七好党员”(学习好、创新好、致富好、帮带好、奉献好、道德好、廉洁好)活动,以“四美寨碧”(支部建设美、产业项目美、村庄打造美、群众富裕美)为目标,把学习融入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以学习指导实践,着力打造一支作风过硬的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形成“比、学、赶、超、帮”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强化基层队伍的凝聚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寨碧村纪念中学

抓党员队伍,提高党员带富力

按照“一定三有”和“一好双强”的要求,寨碧村采取抓教育、抓帮带、抓发展、抓管理四项措施,使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采取每名党员至少联系1户富裕户,扶持创办2户科技示范户,帮助3户贫困户。从思想上引导,经济上帮助,能力上培养,技术上传授,做到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致富。不断加大党员发展力度,从致富能手、返乡青年、村组干部中发展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把思想好、有文化、会致富的能人吸收到党组织中来,提高党员队伍的带富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寨碧村家风家规文化牌

抓思路规划,增强村子发展力

寨碧村通过建班子、树旗子、找路子的工作思路,提出“抓两头,带中间”抓生产发展和管理民主,树立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建设思路,确立打工铺路—企业项目带户—园区加工致富的经济发展思路。制定“四化四区”远景思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着眼于实现寨碧的跨越发展,增强整村发展潜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寨碧村文化长廊

抓基础设施建设,储备发展动能

为加快村基础设施建设,寨碧村通过上级各部门的支持、群众自筹一点,投工投劳,修建了村活动室、教学楼、农民文化活动楼等基础设施,改善了道路交通条件,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饮水等问题,实现了“人饮工程、灌溉工程、亮化工程、生产便道、寨道硬化”五个全覆盖。完成庭院硬化2976平方米、新增公路18080米、机耕道15条9589米、文化长廊210米、河滨大道1500米、返乡农民创业园3300平方米、安装路灯569盏、通村柏油路14公里,硬化率1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寨碧村一角

抓企业产业建设,助推美丽乡村

寨碧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土地的三权,有序稳步地流转土地,利用政策结合村情,采取“党支部 企业(致富能人) 农户”的方式,建成本地300亩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以网格式经营化,强调与市场对接,加强旅游销售主体经营模式打造,让游客来到寨碧,吃在寨碧,玩在寨碧。充分整合村级资源,利用三变资金,建成全省唯一村级民办中学——纪念中学,不断增大村集体经济资产,增加群众收入,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循环推动产业发展,有效解决农民收入难题。通过梳理村级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特点,利用交通便利、核心村等区位优势,着力打造以民族文化、村情村貌、乡风文明、特色产业旅游,有力推动农村经济创新发展。(伍长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寨碧民族文化百香果__采摘节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