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郑渊洁的童话长大的人,多半不愿意用“爷爷”来称呼1955年出生的“童话大王”,毕竟,记忆中的舒克和贝塔永远是童年时代的象征之一。没想到的是,时隔多年,我们再次和童年打照面的地点,竟然是在郑渊洁的微博回复里。他近期开启了微博问答模式,靠着风趣而严谨的回答频频冲上热搜。

66岁仍在“冲浪一线”

郑渊洁2011年就注册了微博,但直到最近,才靠着“网瘾老年”的身份在微博上成功“出圈”。吃鸡、打和平精英,网络世界里的各种梗玩得风生水起,66岁依然紧跟潮流,冲在5G世界的第一线。

而他在微博里对各种网友的“神回复”,更是令人捧腹:有人问,从旧单位到新单位要注意什么,要怎么跟旧同事告别。郑渊洁说了充满智慧的金句,“除了口碑,什么都别留下”。还有网友调侃,“郑爷爷,我是吴京老婆”。谁知道,郑渊洁一本正经地回复:“谢楠你好!谢谢你小时候在合肥排那么长的队等我签名。这是我委托郑亚旗转给你的有TO签的书,啥时候和吴京郑亚旗运作的真人电影里出演一回?吴京演鲁西西的爸爸,你演鲁西西,都不用化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清奇的脑回路,在微博里算是少见。网友们更加来劲了,形形色色的问题扑面而来。一位正在收缴学生课外书的老师一边收着书一边来留言,“郑爷爷,我是人民教师,我正在没收您的书。”郑渊洁的反应相当可爱,“亲爱的人民教师您好!我觉得正确的方法是,您的讲课的吸引力超过我的书。您在课堂上没收我的书,只会对我有好处:学生再去买一本,增加我的书的销量。而您也会成为我的读者。”

老派的严谨和认真得到网友称赞

郑渊洁的回复能红,是因为自带老派的严谨和认真。如果你像追剧一般看完郑渊洁在社交平台里的“连台本回复”,估计会发现这样一个忍俊不禁的“祝福考研”系列。有位读者说自己要考研了,请郑渊洁给自己加油。郑渊洁回复道,“祝你考研成绩全国第二”。为什么是第二?“我在抖音祝过一位读者考研全国第一。”最后还诚恳地说了句“抱歉”。再晚到的网友们,只能排队领取“童话大王”的考研祝福号码牌了,陆陆续续排到第150名,郑渊洁还客客气气地询问,“全国150名以后介意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网友希望郑渊洁督促他学习,郑渊洁一点不含糊:承诺对方如果考了第一名,就在自己的账号上拿出一天时间颂扬对方,并将这个勤奋好学的故事刊登在发行量两亿册的《童话大王》月刊上,让这个孩子体验一把成为“别人家的孩子”的感觉。还有人前来诉苦,“郑爷爷,我不想结婚。”郑渊洁回复:“这是民法典赋予你的权利。”有读者说自己马上三十岁了,渴望早日脱单,这样孩子才能看郑渊洁的书。郑渊洁并没有“糊弄”式地给个祝福,而是强调自己有底线,“宁愿童书再无市场”,“也不能祝没有缘分的人脱单生孩子”,“与其同床异梦生不如死不如孤独求败傲视群芳”。

看到郑渊洁的回复,网友们深受感动,“很少有人从自我权益上去说这件事情,更别说郑渊洁还是从如此专业的角度去温柔地讲述,令人佩服!”更多网友称赞:“活得通透,刻在骨子里的温柔。”

买10套房,上世纪的读者来信都“住在里面”

一位读者的提问,还“炸”出了郑渊洁的陈年往事。“我妈妈初中时给您写过信,您还回信了呢。她现在已经44岁了。”谁知道,郑渊洁的回复是相当“好哭”:“告诉你妈妈,她小时候给我写的信,现在住在我的房子里,风雨无虞。请放心。”

原来,“童话大王”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绝对的“顶流”, 每天收到大量小读者来信,以至于北京市邮局为他设立了专门的邮箱。最多的时候,每天的小读者来信数以千计,家里根本没地方放了。每一封信都寄托着小读者对郑渊洁的情谊,郑渊洁自然舍不得丢,他一口气买了10套房,专门用于存放小读者的来信。并曾公开解释过自己买房的用途:“这十套房子从来没住过,从来没出租过,从来没出售过,都还在,信也住在里面。这件事情给我的感受就是要善待读者,一是把作品写好,让读者看完有收获;二就是善待读者的来信,和他们签名合影什么的,有求必应。我从来不理财,不会买股票,不会买理财产品,从来都不会。现在这些房子都是‘学区房’了,现在一想,这就是最好的理财。”

66岁的郑渊洁依然笔耕不辍,追溯着他的名字去怀旧的话,你还会惊讶地发现,那本从小看到大的《童话大王》如今还在。郑渊洁1978年开始童话写作,1985年,只刊登郑渊洁一个人作品的《童话大王》杂志创刊。直到2021年的今天,《童话大王》仍在出刊,照亮了70后、80后、90后童年时代的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大灰狼罗克,再次给00后和10后们送去快乐。

来源:扬子晚报/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