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文可 文 图

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其发病隐匿、进展快、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仅为5%,确诊胰腺癌往往意味着拿到了一张延期执行的“死亡判决书”。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肝胆胰腺外科主任李晓勇教授介绍,由于胰腺位置的特殊性以及生物学特性,导致胰腺癌患者一开始并没有异常的感觉。一旦出现腹痛、呕吐、黄疸等明显症状,大多数病情已进入中晚期,错过了手术根治的机会。

不幸患癌 六旬老人陷入绝望

李晓勇教授介绍,胰腺癌的症状与许多消化道疾病类似,如腹部疼痛不适、腰背酸痛等,病人容易“跑错科”,医生容易“诊错病”,患者往往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66岁的贾奶奶是山西临汾人,2020年7月底,她因腹部胀痛到当地医院进行了相关检查,但结果让贾奶奶一家无法接受:胰腺癌且已经肝转移。他的儿子陈先生告诉记者:“我妈一直有胃不舒服的老毛病,我们都以为是胃病犯了,谁也没想到竟是胰腺癌。”

当地医生告诉陈先生,检查结果显示贾奶奶的胰腺肿瘤包绕了腹腔动脉干、肝总动脉、脾动脉等血管,且癌细胞已经出现肝脏转移,已经失去了手术切除机会。不甘心的陈先生带着贾奶奶的检查结果辗转到多家医院问诊,但均被告知无法手术。

李晓勇教授表示,85%的胰腺癌患者确诊时已经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尤其是对于胰腺肿瘤已经包绕大血管的患者来说,往往无法切除。

贾奶奶的病情逐渐严重,无法进食,只能靠输营养液和吃止疼药度日,体重更是锐减了10多公斤。这让她陷入了绝望,不愿继续治疗,“米面不进,人还能熬几天?不治了,免得最后人财两空!”贾奶奶说。

纳米刀 给胰腺癌患者带来希望

贾奶奶的家人不愿放弃,她的弟弟多番打听,在朋友的介绍下得知了李晓勇教授和纳米刀消融术。

李晓勇教授介绍,肿瘤已经包绕血管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可以采用纳米刀消融术,不仅不会对重要血管和神经造成损伤,而且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较低。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贾奶奶一家慕名来到了郑大五附院肝胆胰腺外科。

详细询问病情后,李晓勇教授对贾奶奶进行了全面检查。根据检查结果,他判断:贾奶奶的癌细胞尚未广泛转移,属于寡转移(转移灶小于3个),仍有争取进行纳米刀消融术治疗的机会。

经过多学科会诊,李晓勇教授为贾奶奶制定了“术前化疗+多影像融合下纳米刀消融术、射频消融术”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其中,术前化疗可以控制胰腺肿瘤和肝脏肿瘤的进展,稳定病情,争取手术机会;纳米刀消融术针对胰腺肿瘤,射频消融针对肝脏肿瘤,能有效控制肿瘤进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中的李晓勇教授

经过积极准备,手术按照预定方案如期进行。术后第三天贾奶奶就能下床走路,也能自己进食。“能吃饭,我心里就有劲儿了!”贾奶奶说。

据悉,郑大五附院肝胆胰腺外科纳米刀消融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已为150余例无法切除的胆囊癌、胆管癌、胰腺癌患者成功施行纳米刀消融手术。李晓勇教授表示,纳米刀消融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为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带来了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