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高星)记者今天从朝阳区“两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朝阳区将持续推进坝河、亮马河、北小河等分段滨水空间建设,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93.8%,新建改造绿道60公里,创建花园式社区40个,到2025年朝阳区生态环境宜居水平将继续提升,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 推广新能源车

据朝阳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朝阳区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到2025年全区绿色发展水平将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宜居水平领先中心城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未来5年,朝阳区将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上下足功夫,持续加强对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的排放管理,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厂、生活垃圾填埋场等开展恶臭气体封闭式收集和治理。强化包装印刷行业VOCs深度治理,促进汽修行业优化整合升级,推进低挥发性有机物产品使用。此外,朝阳区还将深化餐饮业污染治理,并探索鼓励居民住户油烟治理升级改造。

在扬尘管控方面,朝阳区将建立精细化闭环管理机制,实施分级管控,深入推行绿色施工。加强林下植被恢复,强化屋顶清洁,有效控制裸地扬尘污染。同时推进移动源低排放化,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大力推广新能源车,鼓励新增和更新的出租、物流配送等行业车辆新能源化,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加快充换电设施建设。

过去5年,朝阳区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2020年PM2.5累计平均浓度由2015年的83.4微克/立方米下降至39微克/立方米,下降了53.2%,空气质量首次实现“30 ”,5年淘汰老旧机动车17.8万辆,完成1.52万蒸吨燃气锅炉的低氮燃烧改造工作,同时推进减煤节能,6.7万户用煤户实现清洁能源替代,削减燃煤130余万吨,全区基本实现“无煤化”。

环境监测精细化,污染治理才能更准确。针对各类颗粒物,朝阳区建成了由380个环境评价点位、34个道路交通点位、30个边界传输点位,37个污染源点位及19个应急监测点位组成的高密度细颗粒物环境监测网络,同时全面推进市级小型空气质量监测站加密建设工作,实现了街乡全覆盖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

推进坝河、亮马河、北小河分段滨水空间建设

大气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水环境质量也将同步提升。“十四五”时期,朝阳区以全面建设“亲水朝阳”为目标,用好“六共模式”,坚持“水城共融”,继续推进坝河(酒仙桥至二高速),谋划研究亮马河(四环以下段)、北小河(第二三里屯段)等重点滨水空间建设。持续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坚持“蓝绿交织”,推进河道和园林绿化灌排体系综合治理,加快实施水系连通工程,绘制朝阳蓝绿水网。

此外,朝阳区将统筹治理河道及两岸环境,深化“清河行动”,落实黑臭水体、小微水体动态长效管理,巩固治理成效。污水治理向岸上、向纵深推进,完善污水管网建设,加快推进雨污分流工作,落实源头治污、精准治污,确保国考市考断面达标,持续构建水景清新、人水和谐的“亲水朝阳”。

在节约用水方面,“十四五”期间,朝阳区继续坚持“节水优先”战略,严格用水总量控制, 压实“节水四方责任”,设施节水与管理节水并重,加快推进自备井置换和农村供水计量收费,分类推进绿化、公共服务和学校等全领域节水,统筹推动海绵城市落地,构建节水型社会。

记者了解到,“十三五”时期,“亲水朝阳”建设初见成效,区域水环境实现跨越式提升,高标准完成萧太后河系综合治理和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坝河滨水空间一期(使馆区示范段)工程,启动水系连通建设工程。

与此同时,朝阳区加大力度溯源治污,升级改造东坝、北苑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4.7万吨/天,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全市率先完成小微水体治理,5处国考、市考断面均达标且优于考核要求,全面实现“清水朝阳”。

在水质改善方面,为使“南水”惠及更多市民,朝阳区完成了含豆各庄水厂供水范围内的118个单位(小区)自备井置换和101家老旧小区内部管网改造,改善约44万人用水品质。

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93.8% 新建改造绿道60公里

2021年,朝阳区计划新建造林绿化不少于7500亩,高标准完成“双奥绿道”60公里的规划选线及方案设计,积极推动全龄友好型公园建设工作,为居民提供更多绿色休闲健身空间。

记者了解到,“十四五”时期,朝阳区森林覆盖率计划达到24.8%,林木绿化率达31.8%,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93.8%,同时,新建改造绿道60公里,创建花园式社区40个,完成屋顶绿化5公顷。

“十四五”的规划基于“十三五”时期朝阳区大尺度增绿的成效。出门见绿,森林进城,成为不少朝阳群众的生活写照。广渠路沿线的小郊亭桥西南、王四营村、杜仲公园二期、咸宁候村、郭家场北侧、郭家场南侧等多片公园绿地相继建成,成为连接首都核心区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绿色景观长廊;京城最大“绿肺”之名的温榆河公园已开放2平方公里朝阳示范区,十八里店横街子公园、来广营朝来三期、崔各庄黑桥公园等大公园相继落成。此外, CBD城市森林、太阳宫小公园、莱太花卉市场等小微公园绿地也陆续开放,朝阳5年创建了劲松街道农光里中社区等40个花园式社区,绿色生态福祉覆盖越来越多朝阳群众。

在“十三五”期间,朝阳区逐步建立起“两环六楔、五河十园、多廊交织”的绿色空间格局。5年中,朝阳区共新建、改造绿化面积3276公顷,新建改造各类大中小微型公园绿地127处,完成绿道及健身步道建设约96公里。截至2019年底,朝阳区森林面积10761.57公顷,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2.8%,城市绿化覆盖率已提升至4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