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偏高的危害

血糖偏高,可能会对身体多处造成影响,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血糖升高具体有哪些危害,在没有糖尿病影响健康的时候,不以为意,没有太多的担忧,殊不知血糖高是很危险的情况,等到血糖明显升高再去采取改善措施,可能已经步入糖尿病患者行列。

那么,什么样的血糖才是正常的?

什么才是异常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判断血糖是否正常

经常会有患者问“我的血糖正常吗?”、“我的血糖值是不是超标了?”一类的问题。但其实,血糖的正常值与异常值通过一个简单的口诀就能轻松记住。

血糖正常“567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指的是正常的血糖值应该是空腹在5.6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在7.8mmol/L以下。我们将这两个数值简单的记为“5678”,人们可以对照数值,即可知晓自己的血糖是否正常。

抗丨糖丨知丨识丨你丨知丨道

血糖异常记住“71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11”是一个知名的连锁便利店,在很多影视剧中都出现过,而“711”正是异常血糖的数值,即糖尿病诊断的标准。当空腹血糖达到7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达到11mmol/L以上时,即可诊断糖尿病。此时,患者的小血管、小神经、视网膜等均可能已受到高血糖的危害,需积极治疗。

抗丨糖丨知丨识丨你丨知丨道

血糖的灰色地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常血糖与异常血糖中间有一段间隔,即空腹大于5.6mmol/L小于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7.8mmol/L小于11mmol/L,这其实就是血糖的灰色地带。

抗丨糖丨知丨识丨你丨知丨道

上述数值分别指的是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

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无法准确测到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测的都是随机血糖。如有糖友的餐后1小时测血糖是10.8mmol/L;早晨没吃早饭,10点测血糖是5.9mmol/L……那么,这些数值到底是否正常呢?

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血糖在24小时内是如何变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天只有三种血糖值

正常情况下,血糖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精密调节下,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即使变化也遵循一定规律。以天为单位,根据血糖变化规律不同,可将之分为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随机血糖。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指完全没有食物影响的血糖,通常是晚餐后4小时至第二天早餐前的这段时间,大概间隔8—12小时,血糖数值通常在3.3mmol/L~6.1mmol/L之间,最理想的状态是低于5.6mmol/L。

抗丨糖丨知丨识丨你丨知丨道

餐后血糖

餐后血糖通常占一天的6个小时左右,是三餐后两小时内的血糖。在进餐后,血糖会在半小时左右达到最高峰,峰值不超过11.1mmol/L,最佳状态是低于7.8mmol/L。随后开始逐渐下降,大约在餐后2小时回落至正常范围,可参照空腹血糖标准。

抗丨糖丨知丨识丨你丨知丨道

随机血糖

随机血糖包括餐后状态血糖、餐前血糖及夜间血糖。通常指的是餐后2小时之后的血糖,此时血糖已经基本脱离上一餐食物的影响,恢复至正常水平。时间往往是早餐2小时后至中餐前、中餐后2小时至晚餐前的时间、以及晚餐后2小时后至次晨。其数值参照空腹血糖范围。

抗丨糖丨知丨识丨你丨知丨道

正常血糖在很窄的范围内波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4小时平均血糖小于6.6mmol/L。

2

超过7.8mmol/L的总时长不超过4小时,低于3.9mmol/L的总时长不超过3小时。

3

血糖的最低值与最高值差不超过4mmol/L,变化的平均幅度上下不超过1.5mmol/L。

可以看到,血糖虽然在时时刻刻波动,但其实是在非常窄的曲线范围内波动。理论上,经过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越趋近于正常血糖。上述血糖波动规律也就是正常情况下的波动情况,糖友可对照自己,观察血糖是否理想。

那么,血糖不符合上述规律,就是糖尿病吗?

并非如此!有几种情况会导致一过性血糖异常。

众所周知,血糖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如饮食、运动、睡眠、情绪等,所以想要得到标准的血糖动态波动图,不但要求处于良好的状态,还需要严格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即三餐规律、作息规律、进食的食物搭配均衡、情绪稳定等。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做到,人们难免会出现耽误吃饭、熬夜失眠、情绪不稳、暴饮暴食、感冒或处于生理周期等。

这些“意外惊喜”也会给血糖施加影响,使得血糖出现额外的波动,而上述因素导致的血糖异常波动往往是一过性的、是无需用药的,只需去除诱发因素,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及状态,血糖就能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