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佛教是在西汉末期由印度传入到中原的,并对中原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佛陀在世的时候,为了规范弟子们的行为,就制定了一些列的生活准则来约束弟子,以更好的方便修行。戒与律虽然有些不同,但是后世也基本合称为戒律。戒,是发自内心的守规律;律,则就是指订立的规律条文。对于出家人而言戒律是十分森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汉传佛教中,对于戒律也是十分重视的。这些戒律不仅包涵在他们的宗教信仰方面,还涉及到他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方面面。尤其是在饮食方面的规矩要求的十分严格。下面就来了解一下汉传佛教对于僧人与酒肉的解读。

对于酒而言,佛家是极力反对饮酒的,不饮酒是佛教大小乘诸戒的共法。对于佛教徒来讲,必须奉行终身不饮酒,无一例外。

经书《四分律》中记载,在饮酒方面,无论是直接饮酒还是通过其他食物间接饮酒,都有明确的处罚。佛教对于饮酒的戒律是十分严格的,不仅仅只限于饮酒这一方面,还进一步拓展到其他行为。这其中就包括不得劝说他人饮酒,不得进行酒类的买卖等,如若有犯等同于饮酒一样进行处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佛教要如此严厉的禁酒呢?从修行的角度来讲,修身养性是最为重要的,而饮酒会令人心神涣散、意识错乱,会触犯更多的戒律。经书中也曾记载饮酒会导致人面色难看,四肢乏力,影响甚多,致使死后只能堕入三恶道。因此,在佛家看来,饮酒不仅仅影响当世的生活,对下一世的生活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修行者而言可谓是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在禁酒方面十分的严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汉传佛教中,除了对酒明令禁止外,对于食肉也是持反对态度的。汉传佛教的菩萨戒中严禁食用一切肉类,其他经书中对于食肉也都有着明确的规定。为何不得食肉呢?一方面就是我佛慈悲,不愿屠杀生灵;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佛教重视众生辗转轮回,所以所食之肉有可能就是自己的亲属;还有一方面原因是禽畜被屠宰怨气难散,食之则聚集怨气,不利于修行。食肉与饮酒都是一样的性质,于修行而言只是有害而无利。

汉传佛教不吃肉类的戒律源自梁武帝,梁武帝笃信佛教,自称“三宝奴”,在位的时候曾下到一道圣旨,禁止所有的出家僧人吃肉,这条戒律也就研习下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原始佛教中,并没有制定不吃肉类,但是却有戒荤的说法,可是此荤非彼荤,佛教中的荤指的是有气味的植物,并不是我们理解的肉制品,这是文化差异和逐渐发展的结果。

当代人们对于佛教的理解大都来自于影视作品,什么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了解的都是一知半解的。佛教的饮食规定带有着宗教的神圣色彩,执行也是十分严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