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的碰瓷文化

从筷子到粽子再到汉服;从中医到屈原再到孔子,韩国人已经不知道多少次为自己所谓的“文化独特性”而争到面红耳赤了。

这不,最近韩国又开始来碰瓷了,他们开始围攻火遍全网的李子柒。

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可以一起来看一下,近期李子柒推出了《一生系列》节目的最后一期视频,作为腌制过年各种吃食过程的记录。

视频中,李子柒拍了萝卜、白菜等蔬菜从种植到做成泡茶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来这个视频在国外网站收获了超过300万点击量和19万的点赞,成绩还算不错。

但没想到就因为李子柒制作了泡菜,韩国群众就开始炸锅了。

韩国网友涌入评论区,批评李子柒没有声明泡菜是“韩国传统食物”,还是骂中国“偷”他们的文化。

而他们给出的证据就更可笑了:韩国人每顿都吃泡菜,而中国人不吃;韩国人有专门的泡菜冰箱,而中国人没有。

这韩国人的杠精精神真的是让人哭笑不得,真的是逮着啥都能拿来瞎扯。

首先是他们所谓的“泡菜冰箱”,听起来好像是啥了不起的高级货。但是我们搜索一下就会发现:这不就是把冰箱分成了九宫格嘛,算啥稀奇玩意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东西他们还要安上一个专有名词:泡菜冰箱,不知道他们需不需要先去申遗?免得以后又说谁偷了他们的文化了。

至于韩国人每顿都吃泡菜,而中国人不吃这个理由就更可笑了,天天吃泡菜只能说明韩国人没吃过其他什么美食而已,并不能说明泡菜就是韩国的!

而真要比谁先吃泡菜,韩国在中国面前就是个弟弟。要知道中国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吃泡菜的传统。

1500多年前,四川眉山更是把中国泡菜的名称打了出去,成了著名的“中国泡菜之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曾经是中国的藩属国,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时间才120多年的韩国要跟中国比谁先吃的泡菜,那他们只能是来搞笑的。

中国白菜喂鸡,韩国为抢白菜打架

对于韩国网友明显的瞎扯,甚至连日本网友都看不下去了,日本网友直接怼他们:有本事别从中国进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的,根据央视财经曾经的报道:韩国进口泡菜90%都来自中国。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控制了韩国泡菜的命脉。

那么这又是这么回事呢?

这事还得从制造泡菜的原料之一的白菜说起:这几年韩国因为梅雨天气和灾害,白菜产量下跌,价格暴涨。像去年10月,两个小偷甚至为了抢一棵白菜在菜地里打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菜价格暴涨,韩国人顿顿要吃的泡菜就更是变成了“钻石价”。

例如首尔的一位主妇购进了一批泡菜原料,并算了一笔泡菜账:买20棵大白菜,共计1176元人民币;葱姜蒜等辅料成本2000多元,她家做一次泡菜花费了3000多元人民币。

这意味着这位主妇家里一个月的收入,也只够腌制100多棵泡菜。

因为腌制泡菜的成本上涨,很多韩国家庭和餐厅都放弃了腌制泡菜的想法。

与此同时,中国的白菜价格和韩国比起来十分低廉,从大家形容东西便宜都说白菜价就能看出中国的白菜价格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甚至在拥有肥沃土地的仁兆镇,有许多成本2毛钱的白菜因为种植过多都烂在地里,很多农户把鸡鸭赶进菜棚,任其啄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原料成本这么低的情况下,中国制造泡菜的成本也十分低廉。

因此,顿顿要吃泡菜的韩国人开始请求中国帮助他们渡过“泡菜危机”。

而仁兆镇也迅速建立泡菜生产企业,凭借产量和价格优势进军韩国市场。

目前,仁兆镇已经帮助韩国人解决了“泡菜危机”,并真正实现了:韩国泡菜,中国制造!

结语

现在仁兆镇已经凭借着物美价廉的泡菜彻底火出圈了。

除了韩国之外,日本、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几十个国家及地区都涌到仁兆镇下订单。

就像中国网友说的:我们不需要和你争发源地,仁兆镇的泡菜就在这里!

因此,面对韩国人碰瓷文化,中国人的态度从一开始的生气愤怒转变为现在的呵呵一笑。

以前每当韩国人跳出来碰瓷作妖,我们都要拿出证据证明一下。

像韩国旅游局官方推出的旅游宣传片,说韩国有句古话叫“百闻不如一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网友直接指出“百闻不如一见”出自《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隃度。”

甩出证据后,韩国旅游发展局把“韩国说”改成了“俗话说”。

但这种事情太多了,中国网友都懒得去和韩国人争辩了。毕竟三天两头被碰瓷,再闲的人也没工夫去搭理他们啊。

并且事实胜于雄辩,像泡菜一样,不需要中国过多地解释什么,我们只需要靠2毛钱的白菜就能打脸韩国人!

财经无小事,慧眼辨其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