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胖头鱼,俗名花鲢,学名鳙鱼,江湖人称水质清洁工,别名胖头鱼、大头鱼、黑鲢、麻鲢、包头鱼等,和青鱼、草鱼、鲢鱼并列四大家鱼。

要说胖头鱼,就不得不提一道名菜,剁椒鱼头,此菜可追溯到清朝雍正年间,大儒黄宗宪因文字狱在湖南乡间躲避清兵追杀。

逃到一不知名的小山村,被山村农夫接待,用酿酒的糟料做饵,钓上一尾胖头鱼,胖头鱼刺多肉少,唯鱼头肥大,农妇用湖南特产的剁椒和胖头鱼的鱼头同蒸,再用盐来调味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大儒吃完之后,深觉其味鲜美,待文字狱平息之后,黄宗宪根据记忆,让家厨加以改良,于是剁椒鱼头这道美味就得一流传,并成为湘菜的代表之一。

要说胖头鱼,其实别说不钓鱼的人,很多钓鱼人,都分不清鲢鱼和鳙鱼的区别,因为大家往往将鲢鳙合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钓友们则将鲢鳙合二为一,统称为鲢子,钓鲢鳙,也叫抽鲢子,在南方水域,鲢鳙混栖,能钓上鲢鱼就能钓到鳙鱼。

北方则鲢鱼多、鳙鱼少,所以北方钓友,钓上的鲢鱼多,鳙鱼见得少,要说分不清楚,也不奇怪,但是,鲢鱼和鳙鱼之间,还是明显区别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区别一、鲢鱼和鳙鱼的游曳水层不同

鲢鱼和鳙鱼都是中上层滤食鱼种,正因为鲢鳙栖息、游曳、觅食水层接近,食物和进食方式一致,这也是鲢鳙合二为一的原因之一,但是,在生理细节上,还是有区别的。

白鲢性情相对急躁,稍受惊吓,就会跳出水面,所以白鲢也被称为跳鲢,所以白鲢觅食、游曳的水层,更偏近水皮。

花鲢,也就是胖头鱼,性情更为温和,但是在进食种类上,花鲢更喜欢荤食,所以水中的浮游动物,如轮虫、枝角、桡足类昆虫,都是花鲢的主食。

也正因这些区别,白鲢喜欢酸甜味的食物,花鲢则喜欢腐臭味的食物,所以,在钓鲢子之前,钓花鲢、白鲢,准备的饵料是不一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区别二、鲢鱼和鳙鱼的体型、颜色不同

白鲢身体呈银白色,头部的体积相对于鱼身而言,显得比较小,鱼嘴也很小,用通体修长来形容,算是比较恰当的。

鳙鱼的鱼头非常大,成年的鳙鱼鱼头甚至能占身体的一半还要更多,而鳙鱼身上有淡褐色、黑色的斑点,这也是花鲢和胖头鱼的名字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区别三、鲢鱼和鳙鱼的肉质、口感不同

花鲢的肉质细腻,相对白鲢来说,肉质更为紧实,但是吃胖头鱼,主要是为了吃鱼头,花鲢的鱼头富含胶原蛋白,素有胖头鱼就吃头的说法。

白鲢的食用价值就比较低了,因为白鲢的肉质比较松散,而且鱼刺很多,当然,并不是说白鲢没有好吃的做法,相对花鲢而言,白鲢确实更难吃一些。

也正因为此,花鲢的零售价,比白鲢高很多,在菜市场,白鲢的零售价仅仅只有2~3元/斤,花鲢的零售价在4~5元/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胖头鱼属于经济鱼种,是水库、池塘养殖的主要鱼种,经济价值非常高,其营养丰富,经常食用,据说有增强记忆、补充营养、延缓衰老等食补效果,所以钓上多少条倒是其次,能时不时朵颐一顿,满足一下饕餮之魂、口腹之欲,才是真正的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