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领域绝大多数卫星都是由手工总装,耗时耗力,如今已经成为制约人类航天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如今卫星互联网也已经被纳入“国家新基建”,我国首个组网规模突破万颗卫星(12992颗)的巨型天基互联网星座已经向国际电联提交频率使用申请,一旦申请通过就需要在规定的时间限制内完成一定规模的卫星组网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服务卫星大批量快节奏发射的运载火箭也已经陆续到位,上个月完成首飞的长征八号可形成年均30枚火箭批产与发射能力,以一箭二十星发射能力计算,该型号火箭将具备年发射600卫颗星能力。

同时长征七号、长征六号、长征十一号、快舟一号甲等型火箭可为长征八号形成运力补充,必要时长征五号也可参与进来,届时将形成年发射千颗卫星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伴随着火箭进入空间能力的增长,卫星批产能力也在同步成长。传统卫星制造类似于航空领域的固定站位装配,以人工为主像搭积木一样围绕唯一站点装配。卫星固定站位装配甚至比飞机更复杂,飞机好歹是有固定型号,而卫星型号繁多导致装配工艺流程更趋复杂。

巨型天基卫星星座意味着卫星型号更趋稳定成熟,其组网需求是要具备卫星大规模批量生产能力。为此需要打造一种类似航空领域的脉动生产线,尽可能将生产工艺流程固化,同时提高每一道工序的自动化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卫星智造团队用429天时间从无到有建成了一条自动化程度极高的卫星制造生产线,将卫星从原材料出库到检验合格的包括舱板级部装、卫星总装、整星电性能测试、通信载荷测试、机械精度测试、太阳翼安装与性能测试、质量特性测试、振动试验、真空热试验、检漏试验等十余道工序,通过梳理工艺流程将其全部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效率提高4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巨型互联网星座卫星型号平台更趋成熟,但随着时间推移以及用户多样性需求的增加,也使得组网卫星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卫星生产线能不能适应不同型号、不同规格卫星的构型、尺寸、重量?诸多生产要素均存在较大差异,如何让生产线设备对各型卫星“来者不拒”?办法就是借助精密运动机构,给设备装上“四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位尺寸的动态可调,不同尺寸、重量的零件柔性夹持和高精度装配也不在话下。生产过程中,设备会根据条码确定卫星类型和工艺要求,自主调用控制程序,数据分析及执行结果也会实时反馈至生产线管控终端,卫星生产过程实现了由人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变,让卫星的批量定制化生产的理想照进了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这条生产线已经具备年产240颗卫星批产能力,以此为基础通过持续深化工艺改良,单条生产线批产能力还有进一步增长空间,多条生产线组合即可满足巨型互联网建设组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