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行仓库之战本来就是在淞沪会战已经全面失败的情况下,国民政府为了争取国际干预而进行的一场表演性的战斗,所以军事意义不大的四行仓库才会被选中作为八百勇士留守的阵地,否则这个已经远离国军战线的设施就没有什么坚守的必要了。因为它不是宝山县城那种日军追击国军的必经之路,就算是日军放着不去进攻,只是派小部队监视,也没有什么问题的。

按照当时媒体的报道,坚守四行仓库的部队确实也是很了解国军统帅部的意图的,所以戏还是做得很足的,一直在四行仓库外面悬挂着国民政府的国旗,四行仓库的顶上也有国旗。之所以这么做,当然是想向全世界表明,国军在上海还没有完全失败,还在继续坚持战斗,而且就在租界边上,所以国际社会干预还是有意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慧敏送国旗这个情节也确实是有的。但不同的人说法有些出入,杨慧敏自己的回忆是,她过去的时候是从桥上爬过去的,回去的时候是游泳过去的。为什么要游泳呢?因为租界有一半是属于租界的,中间有铁丝网,从桥上往返容易给租界带来麻烦,从而有可能被租界禁止,游泳就比较方便了,不会给租界添麻烦。

但即使杨慧敏真的送了国旗,日军也确实用飞机俯冲扫射了四行仓库楼顶上的国旗,坚守四行仓库的国军官兵是不是有必要冒着敌人的炮火去把国旗竖起来呢?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必要,这种牺牲是无谓的牺牲。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无论象征着中国的国旗是不是在顶上飘扬,正在围观现场直播的外国人也知道,中国人还在苏州河以北坚持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国旗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都是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的,尤其是在战争过程中,在这种激烈的战斗中,尤其是在四行仓库这种表演性的战斗中,国旗在四行仓库始终屹立不倒,也是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向苏州河以南的中国人,也是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不会倒下,中国不会亡,在国难当头,外敌入侵之际,我们会前仆后继的去坚持战斗,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屹立不倒。

也就是说,从电影的情节发展需要来说,这个片段似乎是有必要的。而且,这个国旗还是对岸的民众冒着危险送过来的,如果一直在四行仓库的楼顶上飘扬,也可以向民众表明他们保家卫国战斗的决心,不会让国人失望。这也可以说是四行仓库守军对对岸民众的支持的一种回报,也有助于呈现出导演想表达的民众和士兵的双重觉醒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从军事的角度来说,这种做法就毫无必要了。因为经过了前面几天的战斗,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苏州河南岸的中国人都已经很清楚的知道,四行仓库守军还在坚持战斗,还有能力继续战斗。这种时候,无论有没有国旗,只要四行仓库的守军还在继续战斗,就足以传达出他们继续战斗的决心,不需要通过冒着敌人的炮火去保护国旗来传达。

因为在这种时候,四行仓库的守军已经没有后援部队了,死一个就少一个,能多打死一个日军就赚一个。用有限的人力去做护旗这种事,为什么不去打死一个敌人呢?难道不是更划算吗?这种帐在任何战场指挥官那里都是非常清楚的,只有能不能做到的问题。连孙元良在拒绝全师留下的时候,也说过,即便是不能做到一换一,哪怕是三换一,也是值得的。但是如果不能造成敌人的损失,自己还要白白牺牲,那就划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