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鉴赏:该诗写于轮台,是一首歌咏边地雪景的诗歌,寄托了送别的感情。虽然写雪中的离别,但诗人紧扣题目来勾勒边塞大雪飘飞的壮丽景色,句句写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宝十三年(754),岑参再次出塞,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在给前任武判官送行之时,诗人写了该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诗围绕“雪”展开。开头写雪景,把野外的冬景和南方的春景对比着写,好似一夜之间天地回春。接着,诗人由帐外写到帐内,突出天气的寒冷。然后又写到帐外,勾勒出塞外壮观的雪景,为下文的送别铺垫环境。结尾写送武判官出门时,正遇大雪,黄昏时的山路曲折难走。不见了武判官的身影,诗人却依旧远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眷恋,也反映出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该诗连用了四个“雪”字,串联起分别前、饯别、临别、别后几个与雪有关的画面,景色别致,色彩艳丽,颇为动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诗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既豪迈又柔美,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该诗语言明快优美,善于换韵,且能与场景的交替相配合,节奏旋律参差有致。在《昭昧詹言》中,清代桐城派文学家方东树曾夸赞其“忽如六句,奇才奇气,奇情逸发,令人心神一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