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有一位同事,儿子去年参加高考,并以优异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好消息散播开后,同事们纷纷上门报喜,当然,也想讨教讨教经验。

在问及如何辅导孩子时,这位妈妈淡定地回答:

“说真的,他都是主动学习,我和他爸从不操心孩子学习,只关心他的身体,总让他劳逸结合,别累着了。”

听闻这个答案,你是否羡慕不已?对于学霸、学神的父母来说,好像孩子的学习从来都不用他们插手。孩子总是那么积极主动,自己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感十足。

每个父母都希望培养出来这样拥有内驱力、积极主动的孩子。这意味着孩子不需要别人让他做或者告诉他如何做,他就能自己去判断、规划、执行一件事,这种品质也是他以后步入社会,获得事业成功的关键。而父母则可以“放手”,不用时刻在孩子后面催促,这也有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和家庭的和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如何培养一个积极主动的孩子呢?想一想你调动孩子积极性的方法是什么?许多父母采用的是“胡萝卜加大棒”式的方法。

比如想要鼓励孩子阅读,他们可能会这样激励他:“你要是把这本绘本读完了,我就奖励你一颗棒棒糖。”孩子一听还有这好事,便动力十足,这就是“胡萝卜”的作用。

当孩子晚上吵着不睡觉,这些父母可能还会这样吓唬他:“如果你再不睡觉,就取消你的生日礼物。”孩子当然不想丢掉礼物,就会马上乖乖睡觉,这就是“大棒”的威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刚开始会有效果,但长期使用,这些父母会发现不好使了!孩子不仅不听,有时还适得其反。为什么会这样?

奖励的负面作用

斯坦福大学做过一个实验,将一群小孩子分成了三组,让他们在房间里自由地画画。

研究人员告诉第一组孩子,如果把这个画画完,你就可以拿到奖状;研究人员没有提前告知第二组孩子画画有奖状,但如果他们画了,研究人员也会给他们发奖状;而对于第三组小孩子,不论画不画都没有奖状。

在实验进行了两周之后,研究人员发现:当老师提供纸和笔以后,不期待奖励的孩子和没有奖励的孩子,跟之前的表现是一样的,他们都会画画,而且画得很开心;可是此前有奖励的那一组孩子,比起其他小组,花在画画的时间上就少了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否觉得这一结果很奇怪?按理说用奖励的方法去鼓励孩子,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可是怎么奖励孩子以后,时间长了他们反而不爱画画了?

其实这个现象在我们大人中也会出现,比如,当你把兴趣当成工作以后可能连兴趣都没有了,这就是奖励的负面作用。

惩罚也很难带来预期的教育效果

再看惩罚这个模式,有个幼儿园为了提醒家长按时接孩子,制定惩罚措施:家长迟到超过半小时就罚款5元,刚开始家长们为了不被罚款尽量按时接孩子,可是总有一两次因为各种事导致迟到,迟到了以后又会觉得,既然迟到了要罚款,只要交了钱就无所谓了,反而心安理得了。

你看,惩罚模式原本是要调动积极性的,结果反而消磨了积极性。

其实,“胡萝卜加大棒”的激励方式之所以无效,是因为这种模式含有一个前提假设,就是人的本质是懒惰的,缺乏自主性,如果你不给他外部奖励或惩罚,他就会安于现状,不会主动进取。

外部的奖惩方法比较适合于那些简单的机械重复劳动或者服从命令性的工作,比如流水线上的工人或者军人,不用发挥创意只需要按照要求完成任务即可,这时候赏罚分明简单有效。

可是一旦涉及创造性和自主性事情的时候,赏罚分明往往就不起作用了。而孩子在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调动的正是他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如果还沿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来激励孩子,效果微乎其微。

那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呢?本期的亿童情商智商课程·父母课程就和大家探讨这个话题,如果你想寻找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提升内驱力,让他走上自主学习、做事的康庄大道,一定不要过错过哦!

课程主题

“唤醒内驱力,培养积极主动的孩子”

课程时间

2021年1月15日—2021年1月19日

通过课程的学习,您可以收获

1.了解内驱力是持续让孩子积极主动的秘密。

2.知道如何通过给孩子自主权,提升孩子的积极性。

3.掌握引导孩子进入“心流体验”的三个要点。

4.掌握让孩子拥有目标感的三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