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老家甘肃省通渭县碧玉镇,我二爸郭汉彪为它写了一本书《碧玉关散记》。

厚重的散记读完了。掩卷沉思,无数个画面像走马灯似地萦绕脑际,挥之不去,欲散复聚,是如此的浓烈。毕业于兰州大学,主攻现代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的二爸,不仅在我国核弹试验和核医学领域多有建树,主持完成了多部甘肃省志和卫生志的编写。而且还“不务正业”,在文学的殿堂辛勤耕耘,彰显了悲天悯人的文人情怀。

如果说二爸在许多领域取得骄人的成绩,源于所学专业的话,属于专有所长。那么这本《碧玉关散记》则让人刮目相看。《档案》杂志主编姜洪源先生作了序,他说:“读这本书,有种久违了的亲切感,感觉作者是从陇中黄土塬上随意地铲起一铲铲黄土,当做颜料抹入这部散记的画框里,形成一座座黄土梁峁,一张张的黄色脸谱……。”这本书是由家乡篇、家族篇、同事篇、同学篇、游记篇以及美文摘录组成。二爸朴实的文笔中,蕴含着别样的细腻与华美。那些跌落在记忆深处的细枝末节;那些常常回旋耳畔的乡音方言。一次次拨动着他思乡的情愫,于是在这本书中,运用酣畅淋漓的笔墨,多角度,多方位描述了对给予他生命,养育他成长的故乡的拳拳眷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故土家园,是任何人都绕不过去的话题。古今多少文人墨客或激情澎湃、或低吟浅唱地讴歌、赞美、怀恋自己念想的家乡。在家乡篇中,二爸身体力行,不辞辛劳地,一次次行走在那山连山、峁连峁、沟接沟中。游走在岭、梁、嘴、坡、坪、埂、台、湾、岔、顶等等那种黄土高原边缘地带险恶的地貌间,不断考察、细致走访。不厌其烦地查阅大量的历史文献。论证了那山环水绕、民风扑拙的故乡,哪里神秘,何处险峻,揭开了笼罩故乡的神秘面纱。在残垣瓦砾中生存的故乡,曾经孕育过辉煌的历史。在对通渭方言的探秘中,探究出秦始皇二世胡亥名字的来历,原来胡亥的母亲祖籍通渭。而通渭人的方言中,对某一小孩喜欢,一般用“蛮哥、杈疙瘩、祸害”等戏称,假如这些词汇针对大人,那就是十足的骂人了。由此推断出秦二世胡亥可能没有正式取名,只是其母亲对他的亲昵戏称。当然历史需要百家争鸣,每个人都有自己探究的权利。

从挖掘的新石器遗址来看,8000年前就有人活动在碧玉关。在对碧玉关襄戎国复原的历史中,写了短片小说《碧玉公主传记》,小说中的碧玉公主不仅有神仙眷侣王子玉,也能替国家拓疆戍边,智勇双全,貌美如花的奇女子。如今碧玉公主被谱写成歌曲,唱响在故乡的大地上。

在家族篇中,追溯了郭氏家族的姓氏来源,和我三爸一起整理编写了郭氏家族族谱。让散落各地的郭氏后人有了根的依托,找到了血脉相承的归属感。又回顾了通渭在三年大饥荒时的残酷历程。二爸作为亲历者,在食不果腹,缺衣少食的少年时代,尝尽了人间的苦难。那些饥荒自救食谱,让人惊骇,也难以想象。那难以下咽的榆树皮,荞麦皮、野菜等全成了救命稻草。当踟蹰在生命边缘时,“能活着”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啊!感恩那些在饥荒灾年顽强活下来的故乡人;为那些因为饥饿而失去宝贵生命的故乡人祈福;让更多人知道了为民请命,通渭人的铁脊梁—苟敬文老先生。他置自己的生死与度外,及时真实地向上级部门反应了严重的饥荒灾情,挽救了濒临生死、处于水深火热的家乡人民,他的直言上谏是故乡人永远的楷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但愿家乡人能永远铭记和远离那样的灾难,故而更加深了对故乡的敬重和念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同事篇章中,二爸用饱含深情的浓浓的笔触,回忆了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那些跨越几十年的同事情同学意,苍老了岁月,滤去了浮华,留下了真诚。幻化成二爸人生中最美的风景。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对成功背后的许多故事,也源于保密的原因,知之者甚少。比如我二爸在甘肃省敦煌监测站任站长时,对多次穿越核弹爆炸下风向烟云监测取样的卫生科技人员,以及坚守在监测点的工作人员,有亲身的经历和体会。核武器爆炸时,高温高压弹体迅猛向四周膨胀形成等温火球,火球向外发出的数千度高温光辐射急速扩散,能把一切建筑和生物化为灰烬。在核爆炸的蘑菇云中,有着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我国每颗核弹爆炸前夕,科技人员会提前设计蘑菇云受气流影响后的烟云走向,根据平流层固定的气流走向和对流层的风向,核弹爆炸烟云会沿着无人区向东扩散。而第一个下风向无法逾越的地方就是敦煌县。还记得每次核弹试验时,来自全国各地放射性物理专家和放射卫生专家,医学专家等100多人云集在敦煌,与驻敦煌防化部队、气象部队、通讯部队、当地政府、甘肃省卫生厅等部门组成监测总队和指挥部,听命于北京首长的统一调度指挥。在追逐蘑菇云时,为了检测试验产生的蘑菇云风向,为确保附近居民不受放射性烟云的侵害,二爸和他的同事们,冒着危险严密监控蘑菇云的位置,走向、中心地带以及边缘分散区。他们在荒凉的戈壁沙漠中执行任务,危险和艰难如影随形;他们克服着难以承受的困顿和压力,一丝不苟地监测、记录、采集样本、整理数据。正是有了许许多多人的不懈努力,才使得我国初步掌握了核试验落下来的沉降规律、放射性试验水平、掌握了核试验对居民照射剂量数据范围,对卫生学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1981年奔赴兰州抗洪的往事,那些和同事们并肩战斗的经历,成了最难以忘怀的记忆,久久沉淀在心中,奋斗的青春是靓丽的,奋斗的青春是无憾的。

二爸深情回忆了青春岁月中,一起学习生活过的同窗好友。从1974年相聚兰州大学,逾半个世纪的岁月,那些纯真、纯良、纯粹的同学情谊,至今闪烁在记忆深处,有着无与伦比的美丽面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是一个人幸福的港湾,二爸二妈伉俪情深,琴瑟和鸣。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侍奉孝敬我二奶奶,至老人家九十高龄无疾而终。百善孝为先,他们这份大慈大孝永远是郭氏后人学习的榜样。闲暇中的二爸二妈会去游山玩水,领略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在游记篇章,有一个小细节令人好生兴奋,二妈在松松软软的草地上沉沉入睡。看着旷古幽静,天人合一的旖旎画面,“老夫突发少年狂”,童心未泯的二爸盯上了鸟儿,尖起嘴唇想学学鸟鸣,结果学的走样还带着噪音,吵醒了睡梦中的二妈。想跟翩翩起舞的落叶来个亲密的接触,怎奈侬有意叶无情,没有一片树叶翩然飘落在他的脸上,失落至极,自嘲感叹自己老之将至。玩心很重的二爸是一个有趣味的人,能够陶醉在大自然的氛围中,是一件非常快乐的趣事!

当然《碧玉关散记》中亮点很多,您可以尽情采撷书中真善美的芬芳。好书让温暖的时光飞奔而来,使人平静愉悦。读一本书,就是和作者对坐谈心,作者说,读者听。听着说的对了自然就走心,进而怡情悦神,喷涌洋溢出迷人的美感,会令人难以难忘。智者追求心灵的完美,不喜春,不悲秋,淡然度日,我二爸做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郭凤鸣,祖籍甘肃,现居山东高密。高密作协会员。喜欢文字,热爱大自然。作品散见于微信公众号和报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