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报道显示,1月17日,网友在V2EX论坛发文指出,QQ会读取网页浏览器的历史记录。随后,一则“如何看待QQ扫描读取所有浏览器的历史记录”的提问出现在知乎上。18日,腾讯QQ知乎认证账号在此问题中做出回应表示,调查发现PC QQ存在读取浏览器历史用以判断用户登录安全风险的情况,读取的数据用于在PC QQ的本地客户端中判断是否恶意登录。“所有相关数据不会上传至云端,不会储存,也不会用于任何其他用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回应中,腾讯QQ称,具体情况为,该操作为历史上线的一个对抗恶意登录的技术解决方案:因系统识别有不少伪造的 QQ 客户端会恶意访问多个网站作为前期辅助工作,因此在PC QQ客户端中加入了检测恶意和异常的访问逻辑,以此作为辅助手段去判断恶意客户端。

最后,腾讯称,对本次事件,深表歉意,内部正梳理历史问题并强化用户数据访问规范。同时表示,“目前,腾讯QQ已经更换了检测恶意和异常请求的技术逻辑去解决上述安全风险问题,并发布全新的 PC QQ 版本。所有受影响的 PC QQ 历史版本将在今天开始进行热更新和推送升级包。同时,手机端 QQ 不存在上述操作,不受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经过用户允许,擅自访问用户浏览记录,在越来越注重隐私权益的当下,这波操作确实让人很不安心。这不禁让小编想到了刚刚过去不久的拼多多远程删除照片事件。一名网友爆料称拼多多将其手机相册里的照片删除,这张被删除的照片正好就是保存下来的关于拼多多的活动图片。此外,还有网友接连爆料小红书、微博都有删除照片的事件发生。

当下手机越来越智能化,软件也越来越便捷化。不过,每次下载软件或者登录注册时都会有相关提示,这其中都涉及到某种信息读取授权,一旦同意,后台就会默认读取,这样一来个人信息好像就被“共享”,这不免让人担忧自己的隐私:还能保障吗?

对此,小编认为手机厂商、软件商家应该在保障消费者隐私权的同时优化相关技术。不过很多品牌表示,某些应用自动清除过期图片是一种优化用户体验的行为,属于行业惯例。不过这样类似的“行业惯例”是否可取呢?

(本文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