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画法写字,这是田楷不被认可的一个原因,有人在留言区问田老师哪里描字画字了?现在就把什么是描字画字说一说。

有人说竖钩的跪笔弹锋是描字画字,因为不是直接出勾,还要反向运笔又跪又弹的,实在麻烦。如此说话的,正是不懂笔法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阳询 行书 千字文

在张怀瓘的“永字八法”中,竖画和钩是分开的。竖画用弩法写,勾画用趯法写。趯法就是要先蹲(读作cún,古文中写成足字旁右边一个存。)锋,然后把笔锋踢出去,写成勾画。整个竖钩的书写,写完竖画,再回笔写勾画,是符合书法要求的。

有人对田楷这个“跪笔弹锋”,怼的是他随便给笔法改名字。本来传承下来的用笔方法是有名字的,改了以后让人产生疑惑,以为是一个什么秘密的笔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描画出来的橫画

最明显的描字出在最常用的横画的书写上,不只是田楷,很多楷书教材都这样教。横画的起笔先不用说,先来说说收笔。收笔要回锋,这好像是所有书法者的共识,因为蔡邕说过“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尓”。

藏锋,确实有,只不过不会象现在流行的那种藏锋一样。就是欲右先左,欲左先右。而不是起笔时在点画的开头画一圈,收笔时在点画的末尾又画一圈,这就是描画的笔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阳询 九成宫 局部

为什么要描画?因为不描画出不来字帖上的字形。从这一点就可以断定,这样书写的,定是不能领悟书法的实质的。因为真正懂得书法的内涵的就不会只把目光放在字形上。只盯着字形下功夫,怎么能不描描画画,修修补补?

描字只是在写字形,正好犯了傅山先生“宁丑毋媚”的媚。为了好看,用描画的方法使点画几近完美,达到悦人眼目的程度。这样的字在古代是不被叫做书法的,至于今天有些人愣是要把它叫做书法,也只是小圈子的事儿。读古、习古的人,真正懂得书法的人是不会把它叫做书法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颜真卿 麻姑先坛记局部

蔡邕曾经对书法做过定义,“书者,散也。”书法,是不受约束的!不受什么约束呢?当然不是书法的规矩,而是字的外形。所以也就有了后来王僧虔的“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书法的关键是寄情于笔,而非寄情于字形。

蔡邕的书论有《九势》、《隶势》、《篆势》,王羲之有《笔势论十二章》,张怀瓘有《永字八法·五势》、《永字八法·异势》等等。从这些书论可以看出笔势的重要性,书法中的笔势,是指书法字和点画的意态和气势。书法正是要把笔上的意转移到字上、点画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了侧势的描画的点

笔势是决定书法内涵的重要因素,从书法成为有意识行为的初始时期,就以笔势为重。卫夫人的笔阵图,就是笔势摆成的阵仗。“千里阵云”“万岁枯藤”“陆断犀象”“高峰坠石”……这些都在说明点画所用的笔势。

而简单的描画恰恰使行笔失去了笔势,只留下行笔线路。字的描画,不单出现在笔画的某一出补笔上。失去了笔势的行笔,自然不能叫做写,只能叫做描。也因此,描画出来的字肯定是没有灵动之气的、是呆板的,就算外形再完美,也只能被叫作美术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羲之《乐毅论》唐摹

要想摆脱描字画字,就要用笔有势,笔势在哪里来么?蔡邕的女儿蔡文姬说:“书法有二法,一曰疾,一曰涩。得疾涩二法,书妙矣。”笔势就是运用疾和涩来获得,王羲之作字之势,在于波磔有迟缓,脚腹有赊余。单字不太小,复合字不太大。疏密有致,长短合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