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做了很多影响中国历史的大事,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和货币。他觉得自己的功绩超越了从前所有的君王,因而给自己定了个“皇帝”的称号。

不愧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不甘心混吃等死,使自己等同于芸芸众生,便开始寻求长生不老之道,万一成功了呢?可是,他建立的这个帝国真的已经稳如泰山,百姓们都已经安居乐业了吗?

从秦国的历史来看,这是一支伪装成国家的军队,耕战为国家之本,农工商等等几乎所有经济活动都是为战争服务的。也正是如此,才能使秦国从西隅小国变成统一天下的强大帝国。可现在的问题是,战争结束了,国家该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现代的话来说,秦国应该把国家经济从战时体制转换到和平建设上来,促进经济发展,保证百姓就业,这样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皇帝之位才能传至千秋万代。

不幸的是,历代秦王都没有搞经济的经验,嬴政也不例外。天下归一后短短十几年,四海之内已经是干柴烈火、危机四伏,只是他本人没有察觉到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会这样?说到底还是百姓的日子快过不下去了,无论是老秦国还是老六国的百姓,都没有从统一中得到实际的利益,甚至生活水平大为倒退,因而对帝国充满着怨恨。这些怨恨来源于几个方面:

1、老秦国以军功授田,以前可以从六国抢土地授给有功之士,可现在都成一家人,授田进行不下去了。

2、庞大的军工生产队伍突然没有了订单,又没有土地分给他们,变成失业人口。

3、老六国本身人多地少,秦国的授田制度无法执行,秦始皇在统一五年后下令百姓自己解决,不再授田。从而引起了粮价飞涨,每石粮食从30钱涨到1300钱,百姓苦不堪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陈胜吴广起义能一下子引起天下响应,不是没有原因的。而秦军在平叛战斗中的表现,与14年前统一天下时几乎判若两人,很有可能就是因为被帝国伤了心,不愿意出力死战。最有战斗力的秦军章邯所部,却是由骊山刑徒组成的,并非秦朝正规军。

这些问题秦始皇也不是完全看不到,但还是用秦国的老办法来解决,修宫殿、修长城等大搞基建,企图减少失业人口,但跟整个天下的流民和穷苦百姓相比,这些远远不够。所以,经济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本,秦始皇输就输在了这上面,谁让他是第一个皇帝呢,没经验呀。耕战为本让秦国赢了天下,同时也失去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