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行业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基石,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脚步也一直没有停下。然而,国内机床行业却始终有一种论调,那就是所有国产的机床都不如国外的设备。

都说中国机床的炼钢技术差、热处理技术差、关键零部件技术差,即使中国人组装出世界第一的机床,也没有人会买。瑞士、德国、日本制造的CNC加工中心动辄上百万,几百万也不在话下,它们却依然是行业的香饽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济二机床这两年频爆获得国际大订单

“国货不如人”的言论堪比洪水猛兽,在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心中就形成了“国产机床远远不如进口机床”的观点,实际上却并不全是这样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坊间一直传言五轴联动数控系统是外国人卖给中国的,如果没有外国人的五轴技术中国绝造不出机床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连光洋(大连科德)

但是事实上,国内的广州广数、大连光洋、陕西华拓等企业都有了商品化的五轴数控系统。北京精雕的五轴系统也已进入成熟期,全部自用,且不对外销售。

其实,目前很多国产品牌的机床在加工效率、加工精度上并不输于进口机床。在中低端的机床市场中,除开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不谈,同等定位的机床,外国和中国几乎处于同等水准。而在价格方面,国产机床更是拥有很大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大飞机C919高精密零部件用的国产机床

在一些国人的眼里,外国机床故障少,国产机床故障多,但这是真的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进口机床是心肝宝贝

进口机床一般被用户当做核心设备,仅用于精密加工工序,同时承担着企业的门面职责,日常享受的待遇也很好:住在恒温室确保机床不受到温升热变形的影响、周边挖以防震沟防止其他设备的振动波传入,操作者是企业里最优秀的操控师傅,配以做过动平衡的夹具和刀具、用的是最好的润滑油和切削液、安排最优等级的维护水平。

国产机床是“后娘养的”

干的是最累、最苦、最脏的活,享受的待遇是最差的待遇。“空调?别逗了,这点身价的机床还用得着恒温环境?” 又要马儿跑的快,又不想给马儿吃草,是国产机床面临的使用逻辑。国产机床大多处于杂乱无章的环境、配件和刀具能用就行、新员工也先安排到国产机床上练练手,经常性的大吃刀超负荷运转。

脏乱的环境、欠缺保养、超负荷运行、不当使用,是导致国产机床故障率攀升的四个主要原因。

在这样的环境对比下,国产机床显然没有优势可言。说句夸张点的,国产机床是以最差的使用环境作为生产前提的。再看看那些养尊处优的进口机床,也一样事故频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