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事儿都管的“百姓代言人”

REC

照片背后的故事

我是记者程冰冰,在“两会”政协住地山河宾馆,我见到了省政协委员朱锋。朱锋手机里有一封信,信上写道:根据国家的文物保护法,你处清代中晚期民居李恒玉宅院及附属房屋属于不可移动文物,不能拆除。希望当地政府保护。落款:省政协委员朱锋。信上还有他的手机号码!

原来,在2020年6月,开封市祥符区一处清代民居,三年前就被列为区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当地村民要拆了房子修路。房主李恒玉在多方制止无果的情况下,找到了朱锋,这才有了这封信,多方协调保住了这处清代民居。

这是省政协委员朱锋在2020年履职尽责的一个小故事,采访中,朱锋温文尔雅、娓娓道来,他说,政协委员对于他而言不仅是一种政治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百姓代言人”是他给自己的定位,只要事关百姓利益,就要为百姓鼓与呼。

过去一年,不少百姓反映,作为郑州到开封的快速路,郑开大道因信号灯过多成为“慢速路”,严重影响了两地居民的通行效率。对此,朱锋专门驾车往返两地,详细统计了郑开大道超60个信号灯的相关信息,同时,他还深入到郑开公交司机群体中展开调研。最终,他得出结论:走郑开大道,最长单程用时为1小时40分。为此,朱锋今年带来了《关于启动郑开大道畅通工程的提案》。

除了政协委员的身份以外,朱锋的本职工作是开封一所高校的教授。在教学过程中,朱锋发现,非遗文化相关专业的学生有创意、创新文创产品的诉求,但缺少将其实现的机会,而对于企业来讲,则缺少质优的创意来源。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实现这两者结合的重要途径。今年,他带来的另一个提案是《关于推进“非遗”企业与高校联合进行文创产品开发的提案》。

朱锋说,平时教学管理工作任务繁忙,但既然身为政协委员,就要“处处留心”,不仅要坚守为百姓代言的初心,更要有为百姓代言的素质、能力。朱锋无比珍惜这份荣誉,更看重这份责任与担当,新的一年,他已做好准备,继续做好“百姓代言人”。

从“放羊娃”到省人大代表

既要带头脱贫致富又要推进乡村振兴

REC

照片背后的故事

我是记者王艺枫,一天忙碌而紧张的会议议程结束后,我见到了省人大代表、省豫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业勇。像去年“两会”见到他时一样,他依然在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奔走忙碌。

胡业勇出身于商丘宁陵县的乡村,1998年返乡创业,干起了山羊养殖。从50只羊起步,经过23年的努力,目前,“山羊养殖”已成为支撑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直接带动1.3万多户农户增收致富。脱贫摘帽后,胡业勇并未就此止步,他决心把传统养殖业做大做强,继续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采访中,胡业勇向我展示了他开办的科普讲座以及养殖技术培训课。为让更多人了解自己的山羊,他还建起一个集“养殖、种植、休闲观光”于一体的花园式牧场,用特色和亮点吸引客户,除此以外,他还开通线上直播,积极用好线上销售渠道,2019年,养羊场年出栏量达4万多只,总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

胡业勇认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而畜牧业是基础性、支撑性产业。今年“两会”上,他带来了《关于高质量发展种业创新、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

“河南是中原肉羊优势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现代养羊业,需要建设集现代生物科技、现代企业管理和经营推广于一体的产业。”胡业勇说,我省还存在缺乏育种规划、技术人员,地方品种保护和开发力度不够的问题,“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推深度融合的创新攻关机制。扶持优势种畜禽企业改善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提升制种供种能力。到2025年,力争3—5家种业企业进入全国同行50强。”

从村里的“放羊娃”,到“全国劳动模范”,通过改良品种、创新养殖方式、创新经营模式,胡业勇凭着一股闯劲,开创了“养殖—种植—餐桌—观光”一体的生态循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产业模式,直接带动帮扶13600户38800人走上致富路。

当我问及下一步的打算时,胡业勇露出质朴的笑容,他说,一生只做好养羊这一件事就足够了,作为人大代表,回去以后要继续和乡亲们抱团发展、合作共赢,为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民考古技师的“申遗梦”

REC

点击开启

照片背后的故事

我是记者付艳波,在见到省人大代表王丛苗之前,我很难将农民、考古、申遗这三者联系在一起。一个普通农家女孩,如何成为一名高级考古技师?一个一天大学都没上过的农民,怎么会有那么多大学生、研究生,甚至博士喊她“王老师”?这一切在见到王丛苗代表后,都有了答案。

王丛苗出生在洛阳偃师市二里头村,1982年夏天,在连续三年参加高考但均落榜后,机缘巧合下,她加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考古工作队,负责二里头遗址的发掘和文物绘图工作。“考不上大学我不甘心!虽然当时在农村,一个姑娘去考古被认为不太合适,但我卯足了劲想干,后来真的爱上了这份工作。”王丛苗说。

据了解,工作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二里头考古遗址附近设置的工作机构,长期驻地进行科研工作,就近招聘村民参与发掘、整理工作。在二里头考古队工作的30多年来,王丛苗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最早的紫禁城”二里头宫城、被誉为“超级国宝”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的发现与发掘工作中,她不仅是文物出土时刻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

如今,王丛苗的绘图能精准反映田野地层、出土遗物位置以及器物的形状、花纹甚至质地;大型考古报告《二里头》中的上万幅插图都由她亲手绘制;她看似弱不禁风却能将3米长的洛阳铲全部钻入土中;奔走在考古现场的30多年里,从发掘到研究、从绘图到修复,几乎无所不能。王丛苗从一个普通的“临时工”,成长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考古工作队的特聘高级技师。

“二里头遗址现存范围为300万平方米。60多年来考古队共有70多次发掘,但发掘总面积只有4万多平方米,占遗址现存面积的1.4%左右。虽说发掘不算多,但收获却不少。”提起二里头遗址的发掘和保护,王丛苗如数家珍。

虽然王丛苗在2014年已经退休,但她还坚持工作在二里头遗址考古一线,经常工作到凌晨两点多。看着手上的老茧和结痂的冻痕,我禁不住问她:“为什么不享受一下退休后的轻松生活?”王丛苗仅一句话回答我:“因为太喜欢考古这份工作。”

今年的全省“两会”上,她带来了加快推进二里头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二里头遗址是迄今为止可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王国都城遗址,被称为“华夏第一王都”,在中国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都具有特别突出的价值。2019年底建成开放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吸引了一波又一波游客“打卡”。目前,二里头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前期工作已经启动。

“去年,洛阳市把加强二里头遗址保护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作为加快推进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打造国际人文交往中心的重要内容,启动了二里头申遗的前期工作,但总体上工作进度还不够快,推进的力度还不够大。”作为二里头遗址考古挖掘的见证者,王丛苗希望能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持续推进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力度,同时,探索建立二里头遗址保护管理新模式,推动二里头遗址早日申遗成功。

在采访结束时,我不禁感慨,年近60岁的王丛苗依然在为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保护努力。坚守源自于热爱,更依托于责任,希望王丛苗对二里头遗址的美好期许能早日变为现实。

来源:河南新闻广播记者 程冰冰、王艺枫、付艳波

更多新闻资讯

新浪微博:@河南新闻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