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欧曾盘点目前市场上餐饮机器人行业中的玩家,发现机器人在该领域的使用场景包括:迎宾、烹饪、送餐乃至回收餐盘等,可以说囊括了一间餐厅所有需要用到人的地方。但反观前两年餐饮机器人的市场,亿欧发现其实生意并不好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2018年以来,人工智能的发展逐渐从技术转移到商业落地上,而机器人作为技术呈现的最终载体,同样迎来的快速发展。映射到餐饮行业也是同理,随着机器人各项技术的逐步成熟,过去产品面临的问题都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得以优化,促使整个行业协同健康的发展。

近期,亿欧走访了一家集研发、制造及销售为一体的智能配送机器人及低速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商普渡科技,听创始人兼CEO张涛谈谈他所理解的餐饮机器人行业,以及公司目前的发展现状。

从媒体人到连续创业者,“技术宅”初心在哪里?

初见张涛,便感觉到他其实是一位并不善于言辞的人。他向亿欧回忆道,自己在从事机器人领域创业之前,曾有过两年科技媒体的创业经验。张涛表示,这段经历不仅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各类前沿科技,同时也改变了他的个性:“我以前别说是和女生交流了,和男生说话都挺不善言辞的,是个典型的‘技术宅’。”但由于过去的职业使然,张涛免不了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现在在接受亿欧采访时,也能侃侃而谈。

据介绍,在创办普渡科技前,张涛还曾创立了一家专业从事陪伴机器人研发、制造与销售于一体的企业EZ Robotics,但受限于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To C端机器人产品的成熟期较长,陪伴机器人的最终目的并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体现。张涛向亿欧解释道,目前机器与人在特定场景下语音交互的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像在金融、医疗、零售等领域都能得到较好应用,但在家庭应用中,人们在和机器人聊天时,话题是五花八门的,场景没有限制,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智能。“你可以和它聊天气、聊股票、聊八卦,这种不设领域不限话题的开放域聊天技术还不是特别成熟,当机器人做不到与人自由交流时,这个陪伴的意义就没有那么大了。“换言之,在非特定场景下,机器与人希望进行真正自由地交流,还需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那么,为什么张涛的目光会聚焦到送餐机器人这个赛道上呢?

张涛对亿欧表示:“我们觉得机器人最重要的技术点有三个,一是机器人的自主定位导航,二是机械臂的作业,三是智能交互。”因此普渡科技在创业初期,便将底层技术聚焦到了机器人的自主移动上,之所以选择送餐机器人作为切入点,则是因为张涛看到了彼时的市场“乱象”。

普渡科技成立于2016年1月,当时虽然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些餐饮机器人,但“噱头”大于实用性。正如前文所提到的,技术的局限性导致曾经风靡一时的无人餐厅被迫转型或关闭,但这同样也是张涛看到的机遇。

但其实餐饮不仅仅传菜被替代,在点餐,接待,营销方面也逐渐被机器人替代。就像小白人餐桌智媒体机器人,为餐饮行业带来节省开支,拓客引流,提升服务,让顾客们等餐更有趣,给商家做宣传。通过将餐桌服务机器人租赁或销售给餐饮商家,赋能餐饮智能升级,实现产品盈利;以及餐桌服务机器人为顾客提供互动游戏等,实现场景盈利。完成长春1万台机器投放,实现运营体系构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说毫无疑问,未来,任何商业都要转变为智能商业,这也将导致媒体运营模式的重构——从人工决策到自动化、智能化的系统决策。智能商业时代,媒体竞争优势的来源不仅在于规模效应,更有线上线下全链路打通的协同效应,开放程度越高、创造的价值就越高。

餐饮机器人在快速发展中,经历了数次的迭代更替,实用性也大大增强。商家愿意使用机器人也不再是所谓的“噱头”,而是能够实打实地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越来越多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需要机器人来替代,类似普渡和小白智能科技这样的服务机器人企业,将会有更大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