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置闰法关键在于接气一节:节气已到,符头未到,拆本节气之下元来迎接将要到来之上元(今之置闰法则必须等符头到之日开始用本节气之上元),这有点象拆补法。但有一点非常重要,只有下元可拆借,而上元,中元永无拆借之理(拆补法就是将上、中、下元都拆补开来,所以也就不会出现超神,更不会存在置闰了)。当超神在芒种与大雪两个节气内超过九天时,就要置闰,这就是置闰古法。

我们都知道甲子历一年360日是固定不变的,而节气在一年内却是有盈缩的。节气的来源是太阳在黄道上移动一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黄道每增加15度,便完成一个节气,移动360度便完成二十四节气。一个节气有三候,一共十五日零二时五刻一十七秒,每候六十时(五日)又七刻二十八秒,即每候气盈七刻二十八秒,每一气有一百八十二时零五刻有奇,那么每十二气(半年)即盈二日一时,一年约盈五日。也就是说:甲子符头与节气两种历法存在差距,又由于太阳运行在冬至和夏至时期运形速度不一,因此就会呈现气有盈缩、时有长短,这样甲子符头自然与节气就难以统一,从而出现正授、超神、接气、置闰现象。

“超神”在开始时,符头只超过节气一两天,以后逐渐超得越来越多,至超过九天时就要置闰,就是重复一个节气,即把某个节气的上中下三元再重复一次。如在芒种节置闰,芒种上中下三元为阳遁六、三、九局,就是在芒种下元阳遁九局之后,接着最后一天(芒种下元的第五天),按照日辰次序向下排,再安排阳遁六、三、九局,然后才开始夏至上元阴遁九局。置闰的三元称作“闰奇”。

须要注意的是,并非在哪一个节气中进行。这两个节所就是芒种和大雪,如果不是在这两个节气时,即使超过十天也不能置闰。为什么要放在这两个节气呢?这是因为这两个节气恰在二至之前。阳遁从冬至开始,阴遁从夏至开始,在二至之前的节气置闰,就是在阳遁阴遁开始之前把符头调好,使符头和节气尽量接近,而不致超过过多。

超神、接气与置闰的问题,古人与现代人一样,由于意见不一致,究竟超过多少天才置闰,是在冬至前置闰,还是夏至前置闰,搞得一般人无所适从,不知道每一天该用奇门遁甲的阳遁几局或阴遁几局,似乎只有依靠少数所谓“奇门大师”编好的奇门遁甲专用历书才能使用。有的古籍,更把这个问题神秘化,说什么“闰奇闰奇有妙诀,神仙不肯分明说,超神接气若能明,便是天边云外客”。